南非呼吁立即禁用NK603转基因玉米
自法国一研究结果爆出转基因食品具有长期的健康隐患后,南非消费者主食之一的玉米食品也面临严重威胁。 法国研究机构公布的研究成果称,食用美国转基因玉米NK603会使实验鼠患上肿瘤、多种器官受损,因此俄罗斯相关部门已经决定暂停进口和使用转基因玉米品种NK603。研究者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
巴拉圭拟准予五转基因玉米品种上市
尽管一些社会组织恶评如潮,巴拉圭政府仍将对五种转基因玉米品种授予市场许可。这一决定将增加新自由党总统弗兰科政府在生物技术上的赌注。 8月,跨国公司孟山都的 Bollgard 二代棉花通过了弗兰科当局相关机构的评审。这一事件在经济高度依赖农业的巴拉圭国内激起了对生物技术应用的激烈争论。
业内传言美国DDGS由转基因玉米加工而成
一直在国内推广很顺利的美国进口DDGS近来遭遇了“滑铁卢”——在2010年销量经历543%巨大增幅后,2011年进口量大幅缩水。据中华食物网预测,今年1-11月进口量约为150万吨,仅为2010年同期的一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商务部对美国进口DDGS展开的反倾销调查是重要的原因。目前距离调查结束仅剩一个月,各种围绕DDGS的传言风生水起,一时间使人难辨真假。
中国诞生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中种公司生命科技中心喻辉辉博士表示,目前业内判断水稻种子真实性通常采用国标推荐的24个SSR标记检测结果,而新的水稻基因芯片能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约5000多个位点来判断,可使品种真实性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农林科学院日前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此举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
拜耳作物科学在法国开放新小麦育种设施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在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主要小麦种植区开放一处新小麦育种设施。目前拜耳正在不断发展其全球小麦育种网络,已延伸至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乌克兰、美国,此次在法国设立育种设施也是该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小麦育种项目的研究重点是提高产量,应对灌溉利用率及耐热性方面的挑战,以及提高对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另外粮食质量也是一项重要标准。该育种中心的第一个商业化品种预计将于2020年前推出。
孟山都将推出与巴斯夫合作开发的耐旱玉米新品
孟山都在一年一度的研发报告中,特别看好与巴斯夫合作研发的Genuity. DroughtGard杂交品种的上市,这种耐旱玉米品系开发用于提高缺水条件下玉米产量的稳定性,为用户在不良环境情况下改善产量提供机会。 DroughtGard杂种在试验中表现出强劲增产潜力,在西北大平原上与竞争品种相比,每英亩增产量超过5蒲式耳。
转基因禁令拖缓中国将退回更多的美国玉米
遗传学家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新方法
玉米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养活着世界上数十亿的人口.随着全球人口激增,预计到本世纪中期将达到80-90亿的人口数量,因此,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David Jackson教授来自冷泉港实验室(CSHL),他和他的同事在Nature Genetics上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是数十年关于如何通过遗传工程来增加玉米种子数目的研究的积累. 植物的生长及发育取决于分生组织的结构.分生组织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