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团聚体周转动态与根际激发效应的关联
根系既能驱动土壤团聚体周转(aggregate turnover),在团聚体的形成(formation)和破碎(breakdown)过程中调控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分解,也能驱动根系-土壤互作,产生根际激发效应(rhizosphere priming effect,RPE)。然而,受限于方法,二者间的机制性联系目前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即“团聚体周转假说”),缺少直
研究发现植物根进化的分子源头
根是植物登陆后进化的器官,它的出现是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重要一步。化石证据显示,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祖先在泥盆纪中期出现了根起源事件。但现有研究对这次根起源过程中的分子进化历程知之甚少,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生长素信号通路在根进化中如何被招募并主导根器官的发生。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徐麟研究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
研究揭示植物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
光照不仅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触发植物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响应过程。高等植物的根系十分复杂,除主根和侧根外,大多数高等植物在地上部分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不定根。与长期生长在地下的主根(或侧根)不同,大多数不定根一直暴露在光照下。但是光照究竟是如何影响不定根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其相关的分子机理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迟伟研究组以模式植
森林细根功能属性多维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根系对土壤水分、养分资源的吸收是陆地植物生长、发育和进化的基础,主要发生在根系分枝末端2-3个根级上,即通常所说的细根(直径<2mm)的一部分。植物根系的吸收功能依赖于一系列与根系形态、结构、化学及生物等相关的功能属性。因此,通过梳理根系功能属性在不同物种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能够“透视”根系如何响应和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对于理解植物进化以及预测群落构
研究人员提出根际微生物群落“扩增-选择”组装新模型
3月7日,Science Bulletin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及其合作团队完成的题为An amplification-selection model for quantified rhizosphere microbiota assembl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微生物绝对丰度提出了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扩增
根际微生物组响应作物生长和氮素输入方面取得进展
根际是指靠近植物根系、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的微区域,是植物与土壤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界面。大量微生物定殖于此并与植物根系以及周边土壤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对植物养分获取、生长发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根际微生物基因组被视作植物第二基因组。我国是世界上氮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过量的氮肥投入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在氮肥影响下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助于深入探究植物与
研究揭示长期施肥抑制根际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机制
生物固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总生物量中大约24%的氮来源于微生物的非共生固氮过程。根际是农田土壤中微生物最为活跃的区域,根际中固氮微生物群落与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然而,长期以来,大量化肥及有机物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近年来,土壤固氮功能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氮菌群落及其影响因素,然而,对长期施肥抑制根际微生物固氮的作用机制鲜有研究。最近,中国
研究直观揭示水生植物根际异质性氧环境变化特征和机制
长期以来,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污染并重建良好水生态环境一直是湖泊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等活动会导致其在根系附近沉积物中形成不同于非根际环境的根际微生态系统,这决定了各种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生物的有效性,被认为是湖泊污染的生态修复的核心区域。因此,开展根际微环境特征研究,对揭示界面污染过程与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际环境具有明显的微域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34根手指?51颗牙齿?长子宫的男人?盘点那些你闻所未闻的人体突变!
2019年7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科学家最近报告说,一根被认为是在进化过程中丢失的骨头正在回归。这块小骨头,被称为腓肠豆,如果被发现的话,是在膝盖的后面。科学家们发现,2000年人类拥有这种骨骼的可能性是1900年的3.5倍。然而,它的确切目的仍然是个谜。腓肠豆并不是人体解剖学上唯一的变异。变异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学、环境因素、胚胎发育中的错误时间,或者仅仅是由于正常发育过程中结构
研究发现茉莉酸调控根器官再生的机理
植物固着生长并通过协调生长发育过程和抗性反应从而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胁迫与损伤。植物受到由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引起的物理伤害以后,可以通过激活生长过程完成组织和器官再生。然而,人们尚不清楚植物遭受机械损伤以后激活器官再生的分子机理。在特定逆境胁迫下,植物通过茉莉酸途径抑制主根生长而促进侧根发生(Sun et al., 2009, Plant Cell; Chen et al.,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