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大豆中B类激转录因子参与胁迫反应

 我国大豆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提高大豆的耐逆性可以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从而提高大豆产量。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大豆耐盐反应中热激转录因子的功能及机理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陈受宜研究组与黑龙江农科院来永才研究组合作从103份野生大豆资源中筛选得到2份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资源,通过RNA-Seq差异表达基因和

2019-08-27

新型口服休克应激反应诱导剂arimoclomol完成III期临床入组!

2019年08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Orphazyme是丹麦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药物用于罕见的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arimoclomol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III期临床研究ORARIALS-01已完成患者入组。在美国和欧盟,arimoclomol已被授予治疗ALS的孤儿药资格。ALS是一种罕见的、快速进展的、并

2019-08-29

Science评:生男生女或许可以自己决定!科学家通过改变精子速度选择后代的性别!

2019年8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想要一个女婴,那就不要在离排卵太近的时候做爱。因为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携带这些染色体的婴儿为男性--游动得更快,所以如果精子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到达卵子,那么你就有更高的机会生男孩。这个想法没有科学价值,但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老鼠身上实现这个想法。图片来源:Science大多数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包含一个X和

2019-08-21

被人捧的补充剂对大脑健康有益么?或许是百害而无一利!

2019年8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保持或维护他们的大脑健康,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越来越多地使用膳食补充剂。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服用与大脑相关的保健品。但由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召集的专家进行的同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应该把钱花在其他地方。补充剂不起作用。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在矿物质、草药混合物、营养保健品或氨基酸等非维生素脑保健品上的支出已达数十亿美

2019-08-13

新型口服休克应激反应诱导剂arimoclomol进入III期临床!

2019年07月19日/生物谷BIOON/--Orphazyme是丹麦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药物用于罕见的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arimoclomol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III期临床研究已提前完成患者入组。来自该研究的全面分析结果仍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公布。由于最终数据集接近之前计划的中期分析,因此不再需要对数据进行中期分析。在

2019-07-19

我国科学家揭示听觉皮层编码听觉认知的新机制

  “你在哪里呢?”当你接到这样一个电话时,即使环境嘈杂、信号不好,你仍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听出电话那头的声音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每天,我们的大脑接收来自客观世界的感觉信息纷繁复杂,大脑对外来刺激进行分类后,我们才有了感知判断。那么大脑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宁龙研究员团队

2019-07-09

国内PARP抑制剂研发大 9款候选药已获批临床

  近日在ASCO年会上,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亮眼的临床研究数据可谓赚足了眼球。研究显示,这款在5年前获批,可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疗的“老药”,有望给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福音。PARP抑制剂是个体化抗肿瘤药物的典型代表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款PARP抑制剂上市,分别是奥拉帕利、鲁卡帕利(rucatinib)、他拉唑帕利(talazoparib)和尼拉帕利

2019-06-13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温度感知元件TRPV1的失活分子机制

TRPV1是哺乳动物重要的温度感知元件,可以被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激活。然而TRPV1高温激活后会迅速发生高温介导的失活。由于TRPV1热失活和热激活两个变构过程紧密偶联,难以有效对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进而无从得知其在哺乳动物生命活动中的功能。为揭示哺乳动物TRPV1热失活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需要获得一种仅发生热激活而不发生热失活的TRPV1,并以此作为模板开展分子水平和动物水

2019-05-18

“傲娇”的后顶叶皮层脑区: 只爱新刺激,不屑参与低级抉择?

 走在路上,我们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抉择:分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怎么避开迎面而来的汽车?如何根据标识判断男女洗手间?根据以往的研究,这些抉择行为都与大脑后侧、顶部皮层中的神经元活动高度相关。可最近的多个研究结果发现,抑制后顶叶皮层的神经元并不影响动物在抉择行为中的表现,这在神经科学领域引发了广泛争议。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

2019-05-09

感知抉择皮层环路机制因果性研究获进展

4月29日,《自然-神经科学》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后顶叶皮层在信息归类感知抉择中的因果性作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宁龙研究组完成。该研究从一个创新的角度解答了一个具有广泛争议的科学问题:后顶叶皮层及相关神经环路在抉择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后顶叶皮层(Posterior Parie

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