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食用色素会促进炎症性肠病发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引起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食用色素会促进炎症性肠病的发生。该研究在《Cel

2021-06-09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研究发现改善炎症性肠病的营养干预方法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研究成果Intermittent administration of a fasting-mimicking diet reduces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p

2021-06-16

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巨噬细胞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 或有望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变革!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长期以来,放射疗法(RT,Radiation therapy)一直被认为是癌症疗法的支柱,尤其是针对实体瘤的治疗;然而当肿瘤已经形成且成熟时,放射疗法所诱导的肿瘤杀伤力却会严重受到限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Intratumoral SIRPα-defici

2021-06-02

乙肝功能治愈!新型双特异性蛋白免疫疗法IMC-I190V进入临床试验:重新定向T细胞,清除HBV感染的细胞!

IMC-I190V旨在使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病毒感染的细胞,基于ImmTAV(针对病毒的免疫动员单克隆T细胞受体)技术开发。

2021-05-20

Nat Commun:免疫疗法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组合疗法或能扩展先天性细胞控制HIV的活性

2021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在没有抑制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情况下,HIV感染就会进展为AIDS,而与HIV感染不同的是,诸如非洲绿猴等天然宿主所发生的非致病性感染的主要特点则是缺少肠道微生物的易位以及强大的二级淋巴自然杀伤细胞反应,这会导致慢性炎症的缺失以及淋巴结B细胞滤泡中SIV的有限传播。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

2021-05-20

CD19靶向新型Fc优化免疫增强抗体Monjuvi进入3期临床: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1b期研究数据显示,Monjuvi组合疗法一线治疗DLBCL总缓解率(ORR)高达91.1%!

2021-05-13

PNAS:调节T细胞如何调控中枢神经系统自体免疫反应

表达CD4,Foxp3的调节性T(Treg)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调节剂。但是,Treg细胞介导的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抑制的时空特性目前仍没有得到清楚的揭示。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法国索邦大学的Benoît L. Salomon团队通过研究多发性硬化(EAE)发生期间Treg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信号传导

2021-04-06

PNAS:关键细胞类群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持续自体免疫反应

纳他珠单抗(Natalizumab)是一种针对α4整合素(α4-integrin)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临床上目前被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周围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 对此,一个可能的假设是:CD11c +细胞中α4-整联蛋白的缺失能够降低其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迁移性,进而能够起到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2021-04-06

Cell Rep:肝脏调节T细胞如何抑制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反应?

此前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氧化过程,蛋白酶诱导的组织细胞损伤和/或淋巴细胞募集,在各种组织损伤模型(包括慢性炎性疾病)中诱导组织损伤。然而,中性粒细胞也可能具有组织重塑或抗炎特性。Channakeshava Sokke Umeshappa Patricia Solé 6 Bas G.J. Surewaard 6

2021-04-02

Nat Microbio: 念珠菌感染引发阴道上皮细胞保护免疫反应以及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

阴道念珠菌病(Vaginal candidiasi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以下4中病原体引起: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副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 Microbi

202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