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灵长类动物普遍雌性更长寿
人类中,雌性普遍比雄性长寿。似乎这样的趋势早就写进了基因。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类的表亲,不同的灵长类动物中,雌性均相对更长寿。美国杜克大学James W. Vaupel领导的课题组,近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男性普遍比女性短命:其它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女性寿命之所以比男性更长,是受基因编程决定的。众所周知,女性往往比男性寿命更长。但现在科学家已经发现,这种“男性不利” 现象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不仅仅因为男人
Nature:澳大利亚新政策禁止进口研究用灵长类动物
墨尔本Monash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Nicholas Price希望通过理解大脑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开发一款仿生学眼球,为此他使用了多只狨猴与猿猴进行实验。一月底,澳大利亚突然宣布的一项政策:即禁止进口灵长类动物进行医学研究,这一新政策着实让他震惊不小。
PNAS:灵长类动物初级视觉皮层有更高密度神经元
1980年,一个研究认为,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视觉皮层中,每平方毫米的区域的神经元数量比非灵长动物大脑视觉皮层要多2.5倍。然而这个研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利用更现代、先进的方法重复了这个实验。他们结果确认了之前的研究,并认为更高密度的神经元可以让灵长类的视觉皮层可以计算更加复杂的视觉图像,进而可以拥有更敏锐的视觉。
Plos Biology:灵长类在免疫缺陷病毒前的挣扎
发表在《Plos Biology》的题为Chimps, Humans, and the Hominid Struggle against Viruses的文章,阐述了类人猿和免疫缺陷病毒的协同进化。
非洲热带雨林发现灵长类新物种长相奇特
此次科学家们在非洲国家刚果境内发现的新灵长类物种:“lesula” 一只死于鹰爪的“lesula”。科学家们得以从贩卖“森林肉”的猎人那里获取了一些样本,再加上这只被目睹死于老鹰袭击的个体。
日本科学家发现放射性物质可致灵长类动物血液改变
英国《自然》下属《科学报告》期刊近日发表的一则环境学研究显示,居住在日本福岛市周围森林的野生日本猕猴和日本北部的日本猕猴相比,血细胞的计数更低。这项研究表明,在接触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出来的放射性
PNAS:蛇与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复杂的生态关系
一项研究报告说,蛇与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关系的历史悠久而且很复杂,其中灵长类动物是捕食者、被捕食者和竞争者。 Thomas N. Headland 和Harry W. Greene研究了蛇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以及对过着没有文字的狩猎采集生活方式的20世纪人类造成的危险。
PNAS:抗体治疗让灵长类动物抵抗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
埃博拉病毒颗粒电子显微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来自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军事科学家们首次证实基于抗体的疗法能够成功地保护猴子免受致命性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感染。此外,甚至是感染后两天进行抗体治疗,这些猴子也得到全面的保护。迄今为止,这一成就不是任何抵抗这些病毒的实验性治疗方法所能比拟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3月12日发表在PNAS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