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拒绝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2012年10月,饶毅实验室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神经科学杂志》)杂志发表题为“性拒绝的分子遗传学分析:鱆胺及其受体OAMB参与果蝇求偶条件化”文章。文中揭示了果蝇脑内鱆胺及其受体OAMB在求偶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Brandeis大学的Siegel和Hall于1979年发现,雌果蝇与雄果蝇交配后拒绝第三者插足。

2012-11-18

PLoS One: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促炎症因子多态关联分析

目前,乳腺癌病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及炎症方面。已知促炎症因子IL-17A和IL-17F能够介导炎症和癌症的发生。为了评估在乳腺癌风险中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预防及治疗中心的庞达教授及其课题组在中国汉族女性中开展了一个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IL-17A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有关。

2012-11-18

PLoS One:研究揭示流行性致病菌的感染机制

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首次发现致病菌可以破坏机体粘膜上的保护性分子,比如粘蛋白类等,然后感染机体的部分组织。研究者的这项最新研究刊登在了杂志PLoS O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流行性菌株肺炎链球菌可以引起结膜炎,并且分泌毒素酶类来破坏粘膜蛋白以及粘膜从而引起眼镜的感染和发炎。

2012-11-18

印度药物管理总局批准了关于流行性脑炎疫苗申请

印度药物管理总局(DCGI)批准了Intercell 和 Biological E公司的日本脑炎(简称JE又叫做流行性脑炎)疫苗申请。 Biological E. and Intercell于2005年达成合作协议,用以在印度及印度次大陆,生产、商业化运作和销售Intercell公司的脑炎疫苗。

2011-11-15

AJHG: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搜寻系统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12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刘宇隆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搜寻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这是亚洲地区第一项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meta分析的研究成果,为红斑狼疮的预警、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01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