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解读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泛素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泛素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1】我国科学家发现FBXO38介导PD-1泛素化及调节T细胞抗肿瘤免疫doi:10.1038/s41586-018-0756-0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FBXO38 mediates PD-1 ubiquitination and regulates a
我国科学家发现FBXO38介导PD-1泛素化及调节T细胞抗肿瘤免疫
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FBXO38 mediates PD-1 ubiquitination and regul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of T cells”的文章,报道了PD-1的降解机制及其在临床前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会诱导功能性T细胞高表达抑制性受体PD-1,通过与肿
J Neurophy:介导神经元连接以及信息传递的关键基因
2018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认知能力取决于我们的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或突触传递信号的程度。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深入研究了能够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以显示突变时与导致智力残疾有关的蛋白质的独特作用。(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一种称为SAP102的关键蛋白质PSD-MAGUK的蛋白质家族的四个成员之一,其调节
Cell Res:武汉大学生科院发现去泛素化过程介导抗病毒免疫应答新机制
2018年1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宿主的模式识别受体(PRR)检测病原体的抗原 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启动应答的第一步。病毒核酸是典型的PAMP,能够被RLR、TLR和NLR等受体分子识别,随后触发信号转导导致I型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MAVS是介导细胞抗病毒应答的重要接头分子,之前研究表明这个蛋白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泛素化修饰的广泛调控。但是
研究去泛素化酶USP14新底物及该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谭敏佳课题组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教授李小英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Proteome-wide analysis of USP14 substrates revealed its role in hepatosteatosis via stabilization of FASN 的研究论文。此项研究通过
外泌体介导EphA2转移在胰腺癌中传递化学抗性
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耐药性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C)是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征在于侵袭性强、早期转移和对治疗的高度抗性。患有这种致命性恶性肿瘤的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目前,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80%-85%的PC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疾病,这通常难以完全切除。常规使用细胞毒性治疗来治疗可切除和不可
研究发现PDGFRβ细胞介导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快速传递机制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翔研究组在《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PDGFRβ细胞通过趋化因子CCL2介导了外周感染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传递》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发现,在系统性感染早期,小鼠脑内的PDGFRβ细胞快速感应循环系统中的感染信号,并通过释放趋化因子CCL2增强多个脑区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放电频率。PDGFRβ细胞是一种血管旁
Blood Cancer J:关键基因介导了骨髓瘤的种族差异
2018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三种特定的基因特征,这些基因特征在非洲裔美国人的骨髓瘤诊断中的出现几率增加了两到三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Blood Cancer Journal》杂志上。“骨髓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癌,其中非裔美国人比白种人发生风险高两到三倍,”Mayo Clinic的血液学家,该研究的高级作者Vincent Rajkumar博
研究揭示OsOAT介导氮素再利用调节水稻籽粒发育的机制
氮素再利用对于植物新生组织的发育尤为重要。在生殖生长期,超过50%的氮素来源于氮素的重新利用。研究表明,精氨酸酶通过分解精氨酸产生鸟氨酸和尿素。尿素经过脲酶的分解被植物重新利用;而鸟氨酸可以经过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作用重新进入精氨酸循环,或者经过鸟氨酸d-氨基转移酶作用进入脯氨酸循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程祝宽研究组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OsOAT在氮素再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OsO
核糖核苷酸的整合竟促进NHEJ途径介导的DNA双链断裂修复
2018年9月20日/生物谷BIOON/---据预测,在人体中,在每个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可能发生着50次内源性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 DSB)。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成为人细胞中的DSB修复的两种主要模式。尽管当姐妹染色单体可用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