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铭教授团队与林水宾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成果荣登Cell子刊封面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中心匡铭教授团队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林水宾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N7-Methylguanosine tRNA modification enhances oncogenic mRNA translation and promotes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progression”
中山眼科中心袁进团队研发光固化生物粘合水凝胶实现无缝线角膜移植
传统角膜移植手术中角膜植片通过显微缝线固定,但是术后存在缝线相关散光、新生血管、缝线感染和植片排斥等诸多潜在并发症,影响角膜移植手术远期疗效。无缝线固定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组织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和纤维蛋白胶,前者具有一定毒性、缺乏透明度和柔韧性以及快速聚合过程存在产热效应,而低粘附强度是纤维蛋白粘合剂不可避免的缺点。中山眼科中心为唯一单位,袁进教
意大利和以色列科学家3D打印出具有自愈性的水凝胶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科学家采用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用水凝胶打印出复杂的形状,而且这些结构在损坏时可自我修复,该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水凝胶是一种含有大量水的聚合材料,可重现生物组织特征,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迄今为止,水凝胶仅通过基于微挤出式的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处理,设计和分辨率的自由
研究人员揭示连接沉水植物中枢性状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化学计量和生理学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营养富集和水下光照可利用性减少影响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浅水湖泊发生稳态转换,因此探索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制十分重要。富营养化通过改变水体光和营养的可利用性影响沉水植物的功能性状,如化学计量特征和生理状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连接沉水植物功能性状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引起沉水植物的衰退。近日,中国科学
Science:呼吁全球做出历史性抉择防控室内气溶胶传播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近代史经历的一场重大灾难,目前形势仍不乐观,未来走向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虽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展开,但有效的物理防控仍然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举措。作为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一直受到争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3月官方宣布空气不传播新冠肺炎。随后,来自全球36名顶级科学家组织239名相关领域科学家呼吁世界相关机构
终于找到腐蚀身体的元凶,喝着“快乐肥仔水”的你还快乐么?
近日,《Gut》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的文章,研究指出50岁以下女性饮用大量的含糖饮料(SSB)会增加患
渤健药物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在华获批
2021年4月15日,渤健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IIB)今日宣布,富马酸二甲酯肠溶胶囊(美国及欧盟注册商品名TECFIDERA®,以下简称富马酸二甲酯)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富马酸二甲酯最早于2013年上市,超过10年的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其拥有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
新加坡科学家用榴莲壳研发环保水凝胶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花了两年时间以榴莲壳为原料研发一款水凝胶布,除生产成本低外,这款胶布也可生物分解、无毒无害,比传统胶布更环保。新加坡2017年进口1.43万吨约1000万个榴莲,但每个榴莲只有约三分之一可食用,剩余的外壳须焚化,加重了环境负担。为了对废物加以利用,南洋理工大学食物科学家首先粉化榴莲壳提取高质纤维,将高质纤维与甘
Science子刊:临床前研究表明注射新型水凝胶可修复和阻止心脏病发作后的心肌损伤
2021年2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注射的水凝胶,该水凝胶可以帮助修复和阻止心脏病发作后对心肌的进一步损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17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as
《自然·材料新闻》生物打印水凝胶类器官,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Zev J. Gartner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 News&Views》上发表Guiding tissue-scale self-organization一文。该文观点评论解析如下:要点:一种生物打印方法,利用形成类器官的干细胞作为水凝胶中的活泼墨水,可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产生更现实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