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二氧化硅毒性机制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杨课题组在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rum apolipoprotein A-I depletion is causative to silica nanoparticles-induced cardiovascular damage为题,发表

2021-11-01

STTT: 应激如何调节毛囊干细胞

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Choi等人证实,皮质酮(小鼠体内相当于人类皮质醇)通过调节Gas6基因表达,控制毛囊干细胞(HFCS)的沉默活动。

2021-10-22

Neuroscience:基于甲基供体的疗法或能改善机体的氧化性压力 从而有望治疗人类抑郁症和焦虑症

来自摩洛哥Ibn Tofail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甲基供体的补充对给予了大量果糖的大鼠大脑中海马体氧化性压力的潜在影响,这些大鼠都表现出了抑郁样的行为,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给予甲基供体(能在机体中引起表观遗传学改变的营养物质)或许是治疗抑郁症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策略。

2021-10-15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2021-11-03

大豆油中除草剂残留预测模型应用:理化性质与加工因子相互关系研究

  大豆榨油过程中危害物残留可能与蒸气压、水溶性、解离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加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分析过程中保留多因素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对明确加工因子研究非常必要。本团队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程Y=aX2+bX+c,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β2X+β3X结合主成分分析来研究加工因子与各变量之间关系,基于EFSA数据库中农

2021-10-30

颠覆认知:绿茶不抗氧化!那它是怎样促进健康并延缓衰老的?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从4700多年前第一杯茶水诞生以来,茶饮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饮料之一,仅次于水。无论是古籍还是现代医学研究,都认为饮用茶水有益健康。虽然所有的茶叶都来自同一种植物——茶树,但因氧化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了茶叶的品种。例如,绿茶是未经氧化的,这也就意味着,绿茶含有最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它被认为是一种

2021-10-28

Nature子刊:利用二氧化硅覆盖癌细胞成功制造出新型癌症疫苗 或能激发机体抵御肿瘤发生的免疫反应

来自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成功通过给癌细胞上包裹一层二氧化硅(silica)并将其注射到受试小鼠机体中,从而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制造这种个体化癌症疫苗的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如何。

2021-11-10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蛋白激酶RIPK1对饥饿应激的代谢调控机制

 饥饿应激在哺乳动物新生儿存活、肿瘤微环境及缺血再灌注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调控对于饥饿条件下细胞及机体维持能量稳态及存活非常关键。蛋白激酶RIPK1是细胞存活与死亡的重要调控因子。1998年,人们发现RIPK1缺失的小鼠会在出生后1-3天内死亡,但分子机制一直不明确。新生小鼠刚出生后,由于脱离了母体营养的供应,处于严重的饥饿状

2021-10-27

ADDADM:利用抗氧化剂或能有效预防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

2021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脂蛋白E (APOE) ε4和氧化性压力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病风险增加背后的原因。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Diagnosis, Assessment & Disease Monitoring上题为“Effect of APOE ε4

2021-10-29

PNAS: 在PINK1缺乏的情况下,神经酰胺积累诱导自噬并损害β氧化

通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产生能量和线粒体自噬是影响Par- kinson病(PD)的两个重要过程。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