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梁兴杰/宫宁强团队通过模拟异种移植排斥反应,将疫苗递送至树突状细胞

该研究表明,通过模拟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抗原的加工和呈递过程,可将疫苗靶向递送至树突状细胞(DC),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及更强的抗病毒抗体。

2025-02-16

Nat Rev Mol Cell Biol:综述文章阐释如何利用类器官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

这篇综述文章强调了通过整合生物工程技术和无偏见的高通量分析来增强大脑类器官胜利相关性的途径,并讨论了其未来的应用。

2025-01-21

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

该模型通过构建精准的癌症基因调控图谱,有望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药物研发开辟新途径。同时,该模型在整合多组学数据和复杂网络分析方面的优势,使其具备跨疾病和跨领域应用的潜力。

2025-01-18

Cell:挑战传统感染模型——从HIV的“解体假说”到“完整穿越”

“完整穿越”模型重新定义了HIV的感染逻辑,为研究人员理解病毒与宿主的攻防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转变让人们更加接近破解HIV感染的核心机制,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开辟了道路。

2025-01-23

Cell Stem Cell:利用脑瘤类器官可以准确地模拟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对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

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GBM)类器官是一个强大而准确的工具,可以了解我们用CAR-T细胞疗法治疗脑瘤时到底会发生什么。

2024-12-26

Nature:猫的大脑为什么是研究老年痴呆的理想模型

猫在老化过程中,其大脑会表现出类似人类的萎缩和认知退化特征。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数据,揭示年龄相关疾病,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

2024-11-13

下一代类器官——迷你结肠,准确模拟结直肠癌微环境及肿瘤发展

该研究开发出了患者来源的下一代类器官—“迷你结肠”,能够模拟结直肠肿瘤动力学,并在高分辨率下研究肿瘤原生微环境中的细胞的相互作用,这种下一代类器官提供了大量新的实验机会,在多个方向推动了癌症建模前沿。

2024-08-12

JACC:飞机噪音“扭曲”心脏!首个成像结果显示,飞机噪音暴露水平越高,心脏结构和功能越差

本研究首次基于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的结果,探讨飞机噪音暴露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25-02-21

研究人员发展出蛋白质主链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该研究对SCUBA-D在多类蛋白质从头设计任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验证。

2024-10-20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黄铁军/马雷团队开发生物智能模拟系统——天宝,首次实现线虫的大脑、身体与环境的闭环仿真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由大脑模型和身体-环境模型组成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秀丽隐杆线虫整合模型——BAAIWorm(天宝)。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