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Sci Bull:左昕昕等发现碳封存新方式--植硅体碳
日前,《科学通报》杂志刊登了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左昕昕博士与吕厚远研究员共同撰写的"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in millet phytoliths from dry-farming of crops in China"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典型农作物黍、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各自的植硅体碳含量及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Cell Host & Micro:发现沙眼衣原体或可引发DNA损伤促进癌症发生
2013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引发细菌性性传播疾病主要的人类病原菌,大约70%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女性都没有任何症状,沙眼衣原体可以在机体中建立慢性感染,长达数月或者数年,其可以损伤女性的生殖器官,标准的抗菌疗法对于并不能完全消灭这种病原菌,而且沙眼衣原体趋向于出现耐药模式,从而引发更为漫长的慢性感染。
PNAS:治疗口腔病原体感染的潜在靶蛋白
近日,Forsyth科学家以及来自西北大学的同事们发现,蛋白质Transgultaminase 2(Tg2),是牙龈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成分。Tg2广泛分布人类细胞的外部和内侧。科学家们发现,阻断Tg2可防止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PG)粘附到细胞。这项新研究可以帮助有一天出现新的治疗方法,以防止PG引发的牙龈疾病。
美国专利局授予 COPAN 植绒拭子发明专利
p{text-indent: 2em;} 加州 MURRIETA 2011年12月2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美国专利局 (US Patent Office) 已授予 COPAN 备受期待的植绒拭子(用于生物样本采集及输送)发明专利。此次专利授予经过了一次非常全面仔细的检查,可提升 COPAN 植绒拭子发明的全球专利组合。
Stratasys 3D打印技术提高植牙手术精确度
Stratasys Ltd.(纳斯达克代码:SSYS)是全球3D 打印的领先企业,引领3D打印的个人应用、原型制作、直接制造与3D打印材料的发展。
PNAS:阻断病原体入细胞或可解决耐药问题
到目前为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都是针对于病原本身设计的。然而最近发表于PNAS上的一项研究"Critical role for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gamma in parasite invasion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揭示,这些药物也可以从阻止病原体进入细胞内的角度来设计...
EID:沙眼衣原体感染或在流产中起关键作用
最近,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的David Baud等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新发感染性疾病》杂志Emerg Infect Dis发表论文"Role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Miscarriage"证实流产与血清学/分子学显示的存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相关联,这项研究成果支持了沙眼衣原体感染在流产中的作用。
PNAS:植生生态所研究人员植物抗病与发育调控研究获重要进展
植物抗病性往往以发育抑制作为代价,但相关的调控机制不清楚。为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美国的课题组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合作,在抗病与发育激素的交互作用的机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于4月23日以加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Plus)。 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免疫(抗病)反应,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
Nature:疟疾病原体的很多伪装
当疟疾寄生虫“镰刀形疟原虫”感染红血球时,它逃避免疫检测的办法是,一次只表达从抗原上来讲截然不同的60个var基因中的一个,然后在感染过程中再改为表达一个新的基因。在这项研究中,Louis Miller及其同事发现,“组蛋白H3修饰赖氨酸36三甲基化”(H3K36me3) 存在于转录起始点上,并沿被沉默的var基因的基因体(gene body)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