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线粒体DNA与细胞相互作用开辟新的疗法

2019年5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线粒体与细胞核存在某种微妙的相互作用。这项由剑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表明,在为“线粒体移植治疗”选择潜在捐赠者时,线粒体DNA与核DNA的匹配性可能很重要,以防止生命后期潜在的健康问题。构成人类基因组的几乎所有DNA都包含在我们细胞的细胞核中。这被称为“核DNA”。我们的细胞还含有线粒体,为我们的细胞提供能

2019-05-25

Nature:我国科学家在真生物中揭示一种新的源自维生素C的DNA修饰

2019年5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将胞嘧啶甲基化为5-甲基胞嘧啶(5mC)是许多生物中普遍存在的DNA修饰。TET双氧酶对5mC的连续氧化导致一系列额外的表观遗传标记出现并促进哺乳动物的DNA去甲基化。然而,TET同源物在其他真核生物中的酶活性和功能仍然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徐国良(Guo-Liang Xu)课题组、复旦大学生命科

2019-05-12

Nature:揭示白细胞以细胞为标尺选择阻力最小的迁移路径

2019年4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后生动物发育、免疫监视和癌症传播期间,细胞在复杂的三维微环境中迁移。这些空间被细胞和胞外基质挤压,产生具有不同大小间隙的迷宫,这些间隙通常小于迁移细胞的直径。大多数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和一些但不是全部的癌细胞通过使用细胞周围组织蛋白水解,活跃地产生它们的迁移路径。相比之下,诸如白细胞之类的变形细胞使用非破坏性的运动策略,这提出了这些极其快速迁移的细胞

2019-04-21

PNAS:在人细胞中构建出一种强大的基于CRISPR/Cas9的双CPU

2019年4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两个基于CRISPR-Cas9的核心处理器整合到人体细胞中,这代表了在构建强大的生物计算机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9日的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RISPR/Cas9-based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to program comp

2019-04-18

国内“药”天下二分之后 跨国合作成出路?

一度让人谈之色变的核技术,如今正逐渐向其他产业实现“赋能”。近期,中国同辐与美国ACCURAY ASIA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天津落地合资公司,让核医药行业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曾指出,就应用的广度而言,只有现代电子学和信息技术才能与同位素及辐射技术相提并论。以国内情况而言,2017年2月,诊断性核药首次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

2019-02-10

研究发现黑腹果蝇不同铁运输途径间竞争新机制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肖桂然带领团队发现黑腹果蝇转铁蛋白1(transferrin1)在体内参与铁运输并且与铁蛋白(ferritin)具有竞争关系。该研究于1月15日在线发表于《细胞通讯》上。黑腹果蝇是一种在遗传和发育生物学中应用广泛的重要的模式生物。它们体型小,生命周期短(12天左右),繁殖能力强,容易饲养。此外,果蝇具有4对染色体,包含大概13600个基因。现有研

2019-01-21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体端粒粘附到细胞内膜上的调控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 Research 和Structure 分别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勇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chromosome attachment to the nuclear envelope by an inner nuclear membrane protein Bqt4 in fission

2019-01-12

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新型调控机制

 细胞内囊泡运输对于维持细胞以及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必不可少,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发现囊泡转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在真核细胞内,大约三分之一的蛋白质在内质网(ER)中折叠和修饰,然后被运送到高尔基体(Golgi)。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运输(ER-to-Golgi)过程是对蛋白质进行质量控制和分选的重要阶段,对维持细胞内稳态至关重要。ER-to-Golgi运输由COPII

2018-12-13

PLoS Pathog:科学家阐明HIV DNA被阻止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

2018年1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核孔复合体和入核转运器的多种组分能促进一种名为人类粘液病毒耐力蛋白2(MX2)的特殊蛋白抑制HIV-1的感染。图片来源:Gilberto Betancor et al.(2018)在真核细胞中,名为核膜的膜屏障能将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分离

2018-12-04

贺建奎团队另一项基因编辑研究:或涉四百个三原人类胚胎

 11月26日,来自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两名基因被编辑过、能够对艾滋病免疫的女婴日前在中国出生。这一消息震惊了学术界和公众,专家称两名女婴可能面临潜在健康风险。该研究的伦理审查备受人们质疑。贺建奎团队另一个使用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的临床试验被曝光。他们计划对400个人类胚胎进行操作,以研究不孕不育等疾病,目前正在进行中,“实验结果暂不公开。”实验募集到的胚胎数量未知。《人类废弃胚胎,

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