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研究绘制出人类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图谱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埋藏在人类基因组中的祖先基因组架构。这种保守的染色体特异性框架使DNA序列能够基于保守且功能相关的基序之间的距离简化为数值,从而为染色体和着丝粒生成独特的条形码。

2025-07-21

人类端粒长度是染色体末端特异性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如此精确的测量,Greider团队使用了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发明的一种名为“纳米孔测序”的技术。

2024-05-02

端粒长短有染色体特异性,不同染色体间不仅差异极大,而且出生就定了

今天要介绍的研究来自端粒领域的大牛学者Carol Greider,这位牛逼的女科学家研究端粒已经有三十多年,端粒酶就是她的发现,这些工作为她带来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到50岁就得奖了好

2024-04-22

Nature:揭示MSL复合物特异性识别雄性X染色体机制

2020年11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这种染色体的不平衡也延伸到了动物王国的其他分支。有趣的是,不起眼的果蝇设计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平衡”这些差异。人类和小鼠的雌性会关闭其中的一条X染色体,而果蝇则是由雄性来完成这项任务。一种称为MSL复合物的表观遗传因子与单条雄性X染色体结合,并利用它的组蛋白乙酰化功能使得

2020-11-22

Cell: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特异性染色体变化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9月13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华盛顿大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所Charles E. Murry和医学系Stamatoyannopoulos等的一篇题为A Temporal Chromatin Signature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dentifies Regulators of Cardiac

2012-11-18

PNAS: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粒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教授与姚雪彪教授研究组的合作成果。文章标题为EB1 acetylation by 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PCAF) ensures accurate kinetochore -microtubule interactions in mitosis。

2012-11-18

PNAS: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精细调控染色体着丝粒与微管连接的分子机制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蕴渝教授与姚雪彪教授研究组的合作成果。文章标题为EB1 acetylation by 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PCAF) ensures accurate kinetochore-microtubule interactions in mitosis。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