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PKM2调控肿瘤细胞的染色体分离和有丝分裂
Mol Biol Evol:揭示X染色体上的特殊逃逸基因或和个体精神损伤直接相关
2013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在机体X染色体上发现了很多数量的“逃逸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在此前研究中并未发现过;该研究为科学家理解人类的精神损伤疾病提供了一定思路。
PNAS:日本科学家解读腔棘鱼全部染色体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刊登了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ally distinct coelacanth population off the northern Tanzanian coast。”,研究人员们成功解读了有“活化石”之称的腔棘鱼的全部染色体组,由此发现腔棘鱼具有与哺乳类和爬虫类等陆地动物相同类型的基因,属于鱼类进化到陆地动物的中间类型。
Nat Genet:破译首个比目鱼基因组 揭秘性染色体起源及底栖适应机制
近日,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比目鱼基因组——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在青岛宣布完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测序完成的比目鱼基因组图谱,标志着鲆鲽鱼类养殖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
Nature & Cell:研究揭示染色体碎裂与两种儿童肿瘤相关
2011年,来自英国桑格学院的科学家们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惊人的研究发现,揭示了癌症形成的一种新机制。突破了传统理论认为癌症是人体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细胞突变,慢慢演化的结果。研究人员提出当一次细胞危机引起几十个或数百个基因重排时就有可能导致癌症突发,研究人员将这一过程的标志事件称之为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更深入地探究这一现象。
Nature:研究者揭示染色体组装新机制
染色体是相对大的分子,展开后的长度可以达到人的手臂那么长,尽管如此,实际上,染色体还是被限制在细胞核的狭小空间中,而且尺寸在微米级别。 染色体,遗传学的分子基础,自从1882年被研究者Walther Flemming发现后,保持了长达130年的神秘性。
JCI: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神经衍生物染色体1q基因组不稳定
人胚胎干细胞系VUB03-DM1产生的神经衍生物特征。 能够产生任何胎儿或成体细胞类型的人干细胞也被称作多能性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人们希望这些细胞---它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能够被用于产生具有治疗用途的细胞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