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高温只是开始,更致命的警告在后面:58%人类病原体获得强化
此项研究发现277种人类致病性疾病会因人类持续排放的温室气体引发广泛气候灾害而恶化,其中包括有记录以来影响人类的所有传染病的58%
耶鲁大学陈凯团队发现,两种心血管药物或增加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
此前的研究证实,暴露于寒冷和炎热中都会诱发心脏病发作,此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则表明,随着全球变暖2-3 °C,高温相关的心脏病负担将会上升。
《自然》子刊:迄今最大规模人脑样本研究发布,解开双相患者情绪极端波动之谜
这是第一次深入研究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大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这些基因中相关的转录变化导致BD风险的机制,将促进我们对BD病因的理解和BD的早期诊断
Nature子刊:海底微生物是如何在120度的高温下生存的?
地表以下的海洋沉积物被认为蕴含了地球上很大一部分微生物。之前有一支考察队钻取了南海海槽俯冲带的沉积物岩芯,为的是研究这种生境中存在哪些极端生命。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里最深处的沉积物温度高达120°C,但仍有一个很小的微生物种群生机盎然,不过,这些生物的生存机制并不清楚。2022年1月2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揭开高温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短暂受热诱发精子DNA损伤
众所周知,人类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而产生精子的最佳温度则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在32℃-35℃之间,研究表明,暴露在这一温度范围以上仅仅1℃,就会对男性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热激诱导男性不育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和认可,例如,热水泡浴、穿着过于紧身的裤子,以及长时间驾驶,都会导致局部过热,从而影响男性生育功能。然而,其背后的具体机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撰写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综述文章
地球上广泛分布着包括地热泉、深海热溢口、冰冻圈、高盐生境、深地以及矿山酸性废水等各种极端环境(图1)。尽管理化条件严酷,这些生境给来自所有三个生命域的众多微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态位。这些独特的微生物进化出了不同的策略以应对多种极端环境胁迫,定义地球生命的物理和化学极限,并吸引了从基础理论到生物技术应用方面的大量研究。此外,由于其高度简单的生物学组成,不依赖于培
研究揭示大型食药用菌的高温适应性生长机制
热胁迫是大型食药用真菌栽培中最常见的环境胁迫之一,解析真菌耐热机制、选育耐热品种一直是食药用菌研究中的热点。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是一种广泛分布、适应高温生长且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白腐真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5℃左右,是研究真菌耐热或者高温适应性机制的良好材料。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