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全球首推甲基化领域的颠覆性技术革新:一种高效替代重亚硫酸盐转化的酶学转化法!
NEB全球首推甲基化领域的颠覆性技术革新:一种高效替代重亚硫酸盐转化的酶学转化法!DNA 甲基化图谱分析,尤其是在基因组中检测 5-甲基胞嘧啶(5mC)和5-羟甲基胞嘧啶(5hmC),是至关重要的,甲基化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通常,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低甲基化水平与较高的转录水平有关,而调节区域内高水平胞嘧啶修饰的基因则出现较低转录水平。完整和准确的甲基化图谱分析在许多领域都很重要:包括癌症等疾病的
袁隆平: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隆平指出,第一代中国杂交水稻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稻,目前推广面积约1亿亩,但选育到优良组合的难度较大。第二代则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育性受气温高低决定,若遇异常天气易出现制种和
罗氏推出新款VENTANA HER2双原位杂交伴随诊断试剂盒
2019年0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学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推出新的VENTANA HER2 Dual ISH DNA Probe Cocktail assay(VENTANA HER2双原位杂交DNA探针鸡尾酒检测法),用于检测乳腺癌和胃癌中的HER2生物标志物。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和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检测和抑制有助于更有效地治疗这些侵袭性癌
科学家揭示红桦白桦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规律
自然杂交与基因渐渗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间。基因渐渗指两物种的杂交后代与亲本反复回交,把某一亲本的性状带至另一亲本,后泛指某一种群的基因被整合到另一种群中。此前研究表明,渐渗通常由丰富度相对较低的物种到丰富度相对较高的物种发生,由二倍体到四倍体发生。日前,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王年课题组研究发现,红桦和白桦之间渐渗方向并不受倍性和丰富度的影响,若倍性、种间丰富度等影响渐渗的多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肿瘤液体活检法研究获得进展 将用于癌症基因的早期检测
近日,Geisinger Health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研究了一种液体活检检测方法,该方法将靶向循环肿瘤的DNA分析和多种蛋白质标记相结合,致力于在早期检测出健康个体是否患有癌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Joshua Cohen参与了这项名为“癌症探索”的计划。他在2019年2月27日举办的技术基因组生物学会议上表示,“对于大多数癌症,早期发现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并拥有更大的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于4日晚间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杂交水稻在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对推动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杂交水稻目前在我国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
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在河北永年再创世界纪录
记者10月29日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当天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03.36公斤,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提前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争取在2020年实现每公顷18吨的世界最高纪录目标。这块位于永年区广府镇的示范基地,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此次测产由河北省
赛诺菲法舒克获批 用于降低儿童血液肿瘤治疗前后出现的尿酸升高
赛诺菲中国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已批准法舒克(注射用拉布立海)用于儿童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尿酸水平控制,这些患者已经存在高尿酸血症或具有高肿瘤负荷,存在肿瘤化疗后引起肿瘤细胞溶解进而导致继发性的血浆尿酸水平升高的风险,以降低肿瘤溶解综合征风险,确保治疗延续性。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化疗杀手”:肿瘤溶解综合征数据显示[2],白血病位居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儿童常见恶性肿瘤中占比约为4
10月29世界中风日,史赛克提醒公众发现中风征象采取FAST法应对
史赛克致力于提供全程中风护理解决方案,我们强调识别中风征象以及快速寻求治疗的重要性。中风已成为世界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全球每年死亡人数可达600万,还有500万人会永久性残废。1发生脑中风时,大脑每分钟会有190万个神经元丢失,而发生中风前,身体会发出警报。我们必须了解中风前的征象,即时采取治疗,降低发生后遗症的风险。通过 FAST 法识别脑中风中风发作前,会有一些常见的征象,即“FAS
杂交水稻新突破:可轻简机械化制种
11日,在湖南长沙县江背镇河田村,通过机械化混播制种的杂交水稻“卓两优141”长势喜人,金色稻田里收割机来回奔忙,谷粒饱满的稻穗装满箩筐,农民脸上喜色洋溢。“杂交水稻用种成本高,适合轻简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稻新品种‘卓两优141’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唐文帮说。长期以来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低,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