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ain:首次发现非性高甘氨酸血症突变个体

,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者就揭示了和NKH相关的一种新型疾病,研究者希望他们的研究对于开发治疗该类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帮助。

2013-12-15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片药品批准文号的通知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申请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药品批准文号的函》(津食药监注函〔2013〕240号)收悉。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同意注销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盐酸吡格列酮片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192)。 特此通知。

2013-10-10

Nature:获得聚化合物的一个新路径

聚酮化合物激酶(PKSs)是模块化酶复合物,能产生聚酮化合物,后者是一大类次级代谢产物,也成为天然产物。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识别和定性了来自endofungal细菌Burkholderia rhizoxinica的一种新的PKS模块,它催化一个丙二酰单元向一个不饱和“硫酯”上的插烯加成, 在生长中的聚酮化合物链上产生一个分支。

2013-10-08

辉瑞与MSD联手测试Pembrolizumab/克替尼合用药

默沙东PD1靶向治疗药物Pembrolizumab将被测试与辉瑞克唑替尼(Xalkori)合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两家制药巨头将在一项晚期或转移性ALK阳性NSCLC患者参与的Ib试验中对Pembrolizumab与克唑替尼的合并用药进行测试,这项试验定于明年启动。

2014-08-29

Small:晓刚等利用金纳米颗粒探测酶的活性

用肉眼就可以分辨一个样品中是否存在有活性的酶吗?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曲晓刚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将金纳米颗粒同酶的基体结合,来测试酶的活性,该方法能够给出肉眼可以分辨的信号。 人端粒酶在超过85%的肿瘤细胞中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因此端粒酶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殊靶点,同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2012-11-19

生物标记三部:绿色荧光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和小型单线态氧制造者

生物标记三部曲:绿色荧光蛋白(GFP)、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小型单线态氧制造者(MiniSOG) 【towersimper注:本文为译文,每篇都有部分改动,仅用作研究之用,不得用作商业开发,转载请标明翻译者towersimper,第一篇来自Sowmya Swaminathan, Nature Cell Biology, "GFP: the green revolution", doi:10

2011-07-26

EMA更新吡格列和瓦伦尼克林的安全信息

据Medscape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经得出对吡格列酮的评审结论,选择推荐在药品标签中添加新的禁忌症和警告,指出该糖尿病治疗药物小幅度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EMA是在美国FDA宣布修订吡格列酮标签和患者信息后1个月做出该决定的。法国监管机构选择暂停销售该药物,而德国监管机构宣布,新患者不应该开始服用吡格列酮。

2011-07-29

Sci Transl Med:科学家发现丹参IIA有治疗炎症性疾病功效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潜在的新的方法来治疗常见的,基本上无法治愈的炎症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014-03-01

:睾丸迅速减少导致男性PD症状加剧

2013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称,Rush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雄性睾酮水平的迅速降低会导致雄鼠出现帕金森样症状。

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