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直接作用于HIV特殊位点的靶向中和性疫苗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一种特殊抗体,其可以通过对HIV病毒位点V1V2进行靶向作用从而阻断HIV的感染,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抗体或许可以在后期作为一种新型HIV疫苗进行研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
PLoS ONE:研究人员找出易感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危险因素
近日,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报告称:与引起那些导致结核病的细菌同属于一个家族的细菌,会引起的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肺部疾病,这种细菌感染疾病比以前认为更常见,其中55岁以上白种人风险最大。这项研究发表在3月14日的PLoS ONE。
AJP: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ZNF804A具新的功能突变
精神分裂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精神疾病之一,且具有很强的遗传性。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的逐步开展,人们已经报道了一系列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ZNF804A是最近首先在欧洲人群中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的一个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然而,随后在中国人群中的验证研究却报道了不一致的结果。
PNAS:为何非洲HIV感染者对肺结核更加易感
2013年7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机体常见的遗传突变,其可以促进HIV感染者对肺结核(TB)更加易感,这项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肺结核是一种引发患者死亡的一种主要的感染性疾病,其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引发150万人死亡。
Nature:研究揭示新癌症易感基因
由英国癌症研究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发现:一种称作PPM1D的基因的罕见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高有关联。这些突变并不遗传,新发现有可能揭示癌症形成的一种新机制。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1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携带PPM1D的妇女每五人中大约就有1人会在她们的一生中形成乳腺癌或卵巢癌,相比普通人群她们的乳腺癌风险提高了2倍,卵巢癌风险超过了10倍。
:基于染色质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的鉴定DNA易损位点的手段
2012年12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杜立林实验室在《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genomic hotspots of DNA damage by a single-strand-DNA-compatible and strand-specific ChIP-seq method”的文章。
Nature:揭示新癌症易感基因
由英国癌症研究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发现:一种称作PPM1D的基因的罕见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增高有关联。这些突变并不遗传,新发现有可能揭示癌症形成的一种新机制。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1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携带PPM1D的妇女每五人中大约就有1人会在她们的一生中形成乳腺癌或卵巢癌,相比普通人群她们的乳腺癌风险提高了2倍,卵巢癌风险超过了10倍。
HMG:王福俤等发现中国中老年妇女缺铁性贫血易感基因
近日,国际遗传学知名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营养所王福俤研究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研究组合作,对中国中老年妇女缺铁性贫血风险基因位点的研究成果。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