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发现新型DNA合成机制 或可解释细胞特殊遗传突变的发生
2013年9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普渡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细胞修复破碎DNA链的分子机制;当染色体遭遇氧化压力、电离辐射、复制错误等问题时其会发生DNA双链断裂,此时细胞就会利用相似的染色体DNA片段去弥补断裂的缺口。
Mutagenesis:首次发现二手烟可引发人类细胞出现DNA损伤
2013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二手烟可以导致人类细胞出现明显的遗传损伤。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utagenesis上。同时研究者也发现,慢性二手烟的暴露比急性暴露危害更大,引发的DNA损伤更为严重。
Chem Biol:靶向线粒体的新型顺铂能有效杀死耐药癌细胞
2013年11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顺铂是一种化疗药物,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接受顺铂治疗。顺铂能非常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其机制为破坏细胞核DNA,但如果癌细胞耐顺铂治疗,癌细胞会经常性地重新生长。近日,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多伦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克可能服这一耐药性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发现,顺铂被设计进入细胞结构--线粒体后,这个细胞器的DNA会受损,导致癌细胞死亡。
Protein Cell:生物物理所揭示人类心肌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无论在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追根溯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是心肌和神经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的功能或器质性损伤。体外获得高纯度且富有活力的人类心肌和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特征性分子标记物是认识和干预这些疾病的必要手段。
Genome Med:癌症细胞的特殊DNA“指纹”
不管癌症处于哪个阶段或者哪种类型,其似乎都可以共用一种名为表观遗传组的签名,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吸附在DNA上、广泛分布及具有一定化学标记的新型甲基基团,这些标记可以帮助管理是否基因需要开启或关闭,以便最终揭示细胞的行为表现。
PLoS Gene:DNA的紧密包装对胚胎干细胞的成功分化必不可少
从不同阶段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相比野生型的胚胎干细胞,H1三倍敲除的胚胎体干细胞(底下图)不能够形成神经突以及神经网络(Credit: Yuhong Fan) 近日,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染色质的浓缩对于胚胎干细胞的成功分化是必不可少的。染色质是由组蛋白和DNA紧密压缩包装而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5月10日的国际著名杂志PLoS Genetics上。
Science:单细胞测序显示:同一个人的不同神经元DNA序列不一样
2013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之前大家一直认为一个人体内的每个细胞都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基因组的特殊表达模式使得不同细胞的功能各异。然而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推翻了该观点。 确定一个人的不同神经元的基因组只能采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的方法。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发现同一个人中不同的神经元基因组存在多样性。
Cell:Fat蛋白可调节细胞线粒体的功能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近日,来自Lunenfeld Tanenbaum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人类机体的一种不寻常的生化连接,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该研究或为开发和线粒体相关疾病的疗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