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氯胺酮抗抑郁机制新突破!科学家发现,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需要阿片系统介导
这项研究支持了氯胺酮给药会显著提升抑郁症患者ACC中谷氨酸能活性这一假说,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的合并给药可以削弱这种影响和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
2025-08-26
《自然》:抑郁症治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腺苷信号通路或是抗抑郁的关键,有望催生更安全的快速抗抑郁疗法
氯胺酮和电休克治疗会使情绪调控环路中腺苷快速激增。在前额叶皮层(mPFC)中系统性或局部阻断腺苷的高亲和力受体A1和A2A能够消除这些治疗的抗抑郁效果。
2025-11-08
Nature:罗敏敏团队发现抑郁症治疗新机制,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抗抑郁疗法
该研究证实,腺苷是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疗法的关键介质,也是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可操作的靶点,适用于开发可扩展的非侵入疗法。
2025-11-07
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这项研究提示,未来的抗抑郁药物开发,除了直接靶向神经递质系统或NMDA受体,还可以更多地关注下游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如BDNF-TrkB-ERK信号及其调节因子。
2025-05-17
Neuron最新综述:突触“启动”——氯胺酮等抗抑郁症药的关键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元可塑性(即突触“启动”)的原理提出一个理论框架:速效抗抑郁药通过“启动”突触使得后续给药能够引发更强的可塑性反应。
2025-10-12
干细胞抗抑郁!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合作论文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从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高效分化生成 A10 样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A10-like mDA)的方法,证明了移植的 A10-like mDA 神经元可特异性整合到小鼠的大脑神经回路
2025-09-07
Cell:新研究揭示常见的抗抑郁药物SSRIs有望增强T细胞抗击癌症的能力
2025-05-27
Cell重磅:华人团队发现,这种常用抗抑郁药物,能够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血清素转运蛋白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最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 SERT,显著增强了 T 细胞对抗癌症的能力,在多种癌症类型的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中抑制了肿瘤生长。
2025-05-25
Science:靶向抑制DUSP6有望延长氯胺酮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抗抑郁作用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临床前对照研究,探讨通过药物抑制DUSP6增强ERK信号转导是否能延长氯胺酮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