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研究表明,喝红酒能降低新冠感染风险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饮酒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因素,酗酒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甚至与某些癌症密切相关。然而,尚不清楚某种类型的酒与新冠感染之间的关系。近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深圳康宁医
新冠病毒机舱内传播的研究成果被Wiley出版社头条报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建筑技术团队副教授赖达祎以通讯作者身份,在《Indoor Air》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Evaluation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 and infection in airliner cabins”。该论文被Wiley出版社从其旗下1600多本期刊中发表的论文里选为研究头条报道,并被多家媒体转
Cell:新研究揭示是什么让新冠mRNA疫苗有效预防严重的COVID-1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和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mRNA疫苗所引发的免疫反应的特性。该研究显示,Pfizer/BioNTech疫苗强烈而持久地激活了一类辅助免疫细胞,协助产生抗体的B细胞产生大量日益强大的抗体,并且还推动了某些类型的免疫记忆的产生。
Nature子刊:新冠最大谜团之一被解开,为何感染新冠后出现嗅觉味觉失灵?
嗅觉丧失或味觉丧失,是新冠感染后的独特症状,也是感染急性期最早出现和最常报告的症状之一。与其他病毒感染不同的是,新冠感染后,嗅觉或味觉丧失是突然发生的,而且没有鼻粘膜阻塞。虽然很大一部分新冠感染者会出现嗅觉或味觉丧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感染者不会出现这两种症状,其背后潜在的机制也尚不清楚。美国 23andMe 公司的研究团队在 Natu
挪威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自2019年12月起已在挪威境内传播
挪威阿克舒斯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抗体出现可追溯到2019年12月,这比欧洲公布的首例确诊病例早一个月。据报道,阿克舒斯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在匿名储存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抗体。这些样本取自怀孕期前三个月的孕妇,作为孕妇护理的一部分,这些血液样本被储存起来以监测潜在的传染病。在6520份样本中,有98份检测出病毒抗体。该项目负责人埃斯基德指出,
柳叶刀重磅:新冠大流行即将结束
最近上线的Lancet有几篇Omicron的文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给白宫做了两年疫情建模,对疫情病死率一直预测十分准确的IHME主任Chris Murray的评论文章,可以说这是目前对于疫情最大胆的预测。这篇文章是最近最大的的重磅炸弹。Murray指出,1,全球COVID-19大流行很可能会在不久后结束,标志时间点是2022年3
新冠竟能“伤脑”?耶鲁科学家找到SARS-CoV-2损害神经系统新证据
神经症状是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相对常见的后遗症,约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COVID-19)幸存者存在持续认知障碍。通常,这种障碍更多出现在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COVID-19患者。但最近的数据表明,即使仅有轻度症状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持久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注意力、集中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焦虑、抑郁、
Nature子刊:新冠病毒会促进细胞衰老,从而导致长期后遗症的出现
自2019年12月新冠大流行以来,全球已有超过2亿人感染新冠肺炎,导致超过500万人死亡。此外,很大一部新冠感染者即使康复后,仍长期存在后遗症,这种情况也被称为“长期新冠”(Long COVID)。因此,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生物学反应,尤其是持续反应。由于新冠肺炎在老年人中往往更为严重,因此新冠感染与衰老之间的可能存在着
Alzheimer's & Dementia:哥大团队发现新冠重症死亡患者大脑中出现阿尔兹海默症样特征
发表在临床神经学领域顶级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IF=21.566)上的一项小型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病例的脑部出现了异常变化:脑细胞中积累了异常数量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斑块,而这些正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典型特征。此前广泛的临床研究已经发现,除了呼吸系统和心
华人团队揭示外泌体可作为诱饵阻断多种新冠突变株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多款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被开发出来,并展示了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随着疫情的扩散和持续,新冠突变株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了现有的疫苗和药物的效果。2022年1月20日,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刘慧平、方德宇等人在 Nature Comm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题为:Ci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