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Change Bio:气候变化影响雪兔-猞猁种群周期性波动
北美地区的雪兔-猞猁种群数量10年周期性波动一直是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在生态学教科书中一直被用作猎物-捕食者相互作用形成种群周期振荡的经典案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农业动物生态研究组严川等通过分析长期数据发现:一,与传统的猎物-捕食模型不同,雪兔与猞猁之间存在非对称性的猎物-捕食者效应,即雪兔对猞猁为直接正作用,而猞猁对雪兔的负作用有两年时滞;二...
Res:检测基因变化或可预测乳腺癌
近日,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一个基因的状况与乳腺癌风险有关,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在乳腺癌发病前数年就探知这个基因的异常变化,将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预测乳腺癌风险的方法。相关论文在新一期《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 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内不同的基因“版本”会导致不同的疾病风险,而基因的状况和功能也会因为某些原因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同的疾病风险。
WRM:数据的使用影响水文变化的分析
20世纪后半期,美国河流水文水资源的变化吸引了很多的研究,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个时期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有一个显著升高,且与之相联的水文循环的加剧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另外,这个时期水文观测站数量庞大可以提供充足的数据进行此类分析。前人研究发现,美国河流流量(主要集中在中低流量的径流)显著增加,主要由气候(降雨)的变化导致的。
:淋巴结稳态平衡和重塑变化
10月21日,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Immunological Reviews在线发表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计划”傅阳心教授和生物物理所“百人计划”朱明昭研究员联合署名的特邀综述文章The role of core TNF/LIGHT family members in lymph node homeostasis and remodeling。
英著名风险分析公司发布气候变化影响分布图
Maplecroft的一份新报告指出,包括海地,孟加拉,塞拉利昂,津巴布韦及马达加斯加在内的亚非国家的一些大城市(译者注:“大城市”指人口逾百万的城市。)都面临着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影响带来的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危险区地图”评估了193个国家境内易受如旱灾、飓风、滑坡及海平面上升等极端气候相关事件影响的地区。
PLoS One:胡红雨等建立鉴定内质网跨膜蛋白拓扑结构新方法
4月18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应用氧化还原敏感的Gaussia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融合蛋白所处的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从而鉴定目标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亚定位及其拓扑结构。 真核细胞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进行折叠、修饰、膜整合、转运和分泌,内质网内和跨膜蛋白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