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ardiovasc Res:揭示用于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血管生药物诱发机体血管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中用来调节新血管生成的药物的靶向分子和细胞效应或许并不是这些药物所引起的毒性和血管病变的原因。

2023-06-14

Science: 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首次证明药物可逆转衰老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将氧和养分通过血液泵送到全身,确保我们的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也开始经历衰老的过程,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心律失常。为什么衰老的心脏常常失去

2023-09-20

小核酸药物:miR-186是开发基于miRNA的血管生成肿瘤疗法的一个有前途的靶点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主要依赖于血管生成,血管生成被定义为从先前存在的血管发展出新的血管。

2023-03-3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发布,这些核心要点要牢记!

随着中国临床专家的不断成熟成长,中国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响应和安全性数据不断得到收集,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得到积累,未来将形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案,发出更多更好的中国声音,《共识》也将不断得以完善。

2022-09-29

Science子刊:心血管药物替格瑞洛和流感药物奥司他韦有望治疗葡萄球菌败血症

2021年3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尽管在抗生素和医院重症监护方面不断改进,但是葡萄球菌败血症(staph sepsis)---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液感染---仍然会导致20%至30%的患者感染出现严重疾病或死亡。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投入更多的抗生素,而是希望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些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

2021-03-29

晚期NSCLC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 vs 2019对比

 近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及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导撰写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在中华肿瘤杂志正式发表。相较于2019版,最新版共识重点更新了以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方案(A+T模式)首次作为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选择;联合TKI方案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

2020-12-31

STM:新型骨质疏松药物的潜在心血管风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使用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romosozumab治疗可能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

2020-06-26

血管增生药物与癌症免疫疗法联用协同效应再获证明!

 日前,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和罗氏的科学家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一项研究,再度证明了抗血管增生药物与癌症免疫疗法联用的协同效应。这次的疗法组合是罗氏的在研抗CD40抗体、Avastin、和一款抗血管生成素2(Ang2/ANGPT2)抗体。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CD40是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长

2020-01-06

血栓素A2受体结构揭示血管疾病药物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抗心血管疾病药物靶点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测定了血栓素A2受体TP分别与两种抑制剂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该受体与多种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成果于伦敦时间12月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通讯作者为研究员吴蓓丽和赵强。前列腺

2018-12-11

2018年肝癌市场分析:免疫单抗与血管药物的风云际会

 酒肉穿肠过,肝癌身上留。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85.4万,中国占据了50%以上,达46.6万。他们中仅有10%的人能活过5年,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每年肝癌死亡人数高达42.2万例。研究发现肝癌发病主要有两个原因:饮食习惯和病毒细菌感染!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的最重要因素,主要是乙肝病毒(HBV),其次是丙肝病毒。在丙肝能够治愈的现在,治疗手段有限的乙肝便显得相形见绌。而中国最主要的就是乙

201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