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SAMHD1蛋白能阻止艾滋病毒复制

日前,在《自然》杂志网站上的报告称,英国研究人员探明了人体内一种蛋白质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原理,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艾滋病治疗方法。 此前美、法等国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SAMHD1的蛋白质能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一些白细胞中的复制,但对其中的原理并不清楚。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蛋白质能降解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正是艾滋病病毒复制所需要的基础。

2012-11-18

Nature:Nectin-4蛋白帮助麻疹病毒进出呼吸道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人体细胞内的一种跨膜蛋白在麻疹病毒入侵人体时充当了“内鬼”的角色,为病毒进入细胞敞开大门。这一发现有可能帮助研究人员利用麻疹病毒对抗肿瘤细胞。 麻疹是常见于儿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尽管相关疫苗早已问世,全球目前每年仍有约12万人死于麻疹。麻疹的传染性很强,未接种疫苗者如与麻疹患者接触,其患病几率可超过90%。

2012-11-18

降脂药匹伐他汀或会增强部分丙肝患者抗病毒效果

日本的一项新的先导研究表明,降脂药匹伐他汀(Livalo)与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一起使用时,可能会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清除。 匹伐他汀治疗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即治疗结束后24周检测不到HCV–RNA)为67%,对照组为48%。

2011-07-29

中科院研究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获进展

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是一类新发现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IG-I样受体包括3个成员, 即视黄酸诱导基因I (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MDA5)以及LGP2。

2012-11-18

Nat Stru&Mol Bio:刘迎芳等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ZAP氨基端(N-ZAP)三维结构图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迎芳研究组和高光侠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Structure of N-terminal domain of ZAP indicates how a zinc-finger

2012-11-18

Immunity:新研究推翻抗体是抗病毒免疫所必需的现有理论

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颗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一项新研究推翻人们早已完善的理论,即抗体是抗病毒免疫所必需的,并揭示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之间存在的意想不到的伙伴关系在宿主对抗一些病毒感染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012-11-18

PNAS:科学家发现新的艾滋病毒抑制蛋白

近日,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血液中新的艾滋病毒抑制蛋白。该蛋白叫CXCL4或PF-4,能结合艾滋病毒。这项研究是由Paolo Lusso医学博士领导。 CXCL4是一种趋化因子,帮助调节免疫细胞的运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个趋化因子中有三个是有Lusso, Robert Gall博士发现的。这些趋化因子以及CXCL4可调节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水平,从而影响HIV疾病进程。

2012-11-18

Blood:发现病毒蛋白影响HIV辅助受体的功能

近日,来自法国巴黎科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所编码的蛋白UL33及UL7,在与宿主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及CXCR4异聚化后,会损害它们作为HIV辅助受体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4日发表在Blood上。 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其感染后使感染细胞肿大并产生巨大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所以称为巨细胞病毒。

2012-11-19

Nat Biotechnol:蛋白质药物治疗流感病毒

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经制造出一种新蛋白可以对付致命的流感疫情。 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密歇根州立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助理教授Tim Whitehead说:论文揭示了如何使用人工改造过的基因当作抗病毒药物。 我们的这项最新研究结果已被对许多大流行性流感病毒证明有效,其中就包括几个甲型H1N1、H5N1病毒亚型。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