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在猴子、老鼠身上发现的RetroCHMP3基因有望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药物来阻断HIV、埃博拉和其他人类致命病毒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在小鼠和猴子身上发现的CHMP3基因变体(即RetroCHMP3)如何干扰HIV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有包膜病毒复制。这种变体导致CHMP3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改变,破坏了有包膜病毒离开受感染细胞的能力,并阻止它们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2021-10-08

风毛菊属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是进化生物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相比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常常具有低温、低氧、土壤贫瘠和紫外线辐射强等极端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研究植物对高海拔环境适应与进化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地区孕育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包含许多极具特色的高山植物类群,其中风毛菊属是该地区高山植物代表性类群之一。风毛菊属隶属菊科,拥有超

2021-09-21

Cell:揭示细菌蛋白SAP05将植物宿主变成“僵尸”

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由植原体(Phytoplasma)产生的蛋白劫持植物发育。当进入植物体内时,这种蛋白会导致关键的SPL和GATA生长调节剂被分解,从而引发植物异常生长。

2021-09-19

植物激素与鞘脂代谢途径相互调控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鞘脂结构复杂多样,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胞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调控生长发育、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酰胺作为鞘脂代谢的中心分子,其含量变化往往会影响到整个鞘脂代谢的稳态。ACCELERATED CELL DEATH5(ACD5)编码拟南芥神经酰胺激酶,该酶的缺陷突变体acd5在生长后期大量积累神

2021-09-21

睡莲属植物细胞器RNA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细胞中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因组,即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后两者常被称为细胞器基因组。RNA转录后加工,内含子剪接、RNA编辑、5’和3’端成熟等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中很常见。植物细胞器RNA编辑已有报道,包括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及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细胞器RN

2021-09-15

Mol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PRMT7的精氨酸单甲基化控制MAVS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机制

研究人员证实PRMT7在体外和体内都负向调节MAVS介导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这显示了PRMT7和PRMT7介导的精氨酸单甲基化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

2021-09-22

研究发现植物种子铁含量关键基因

 9月4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晁代印研究组题为NPF transporters in synaptic-like vesicles control delivery of iron and copper to see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鉴定到植物中铁运输关键基因NA

2021-09-07

Nutrients:植物性饮食方式或能让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更加健康!

2021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植物性饮食能给机体带来多种健康益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utrients上题为“Differential Effects of Western and Mediterranean-Type Diets on Gut Microbiota: A Metagenomics

2021-09-12

默沙东口服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进入3期临床:用于COVID-19暴露后预防!

molnupiravir是一种口服强效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1-09-02

Plant Communications:植物萜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类型丰富、结构多变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环境适应性与多样性的重要物质基础。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种类最多、化学结构变化最为丰富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如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独脚金内酯、油菜素内酯等)、适应环境胁迫(如化感物质稻壳酮、植保素棉酚、昆虫拒食剂印楝素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萜类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