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抗原癌症免疫疗法用于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达2年
Targovax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新型免疫激活剂用于难治性实体瘤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实验性药物TG01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CTTG01-01中32例患者的完整数据集。该研究在英国和挪威的4个临床中心开展,评估了TG0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吉西他滨作为辅助疗法用于已切除胰腺癌病灶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共入组了32例患者
庄小威,陈志坚等5位科学家获2019“生命科学突破奖”
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了2019年获奖名单。我们很高兴看到,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庄小威博士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陈志坚博士等5位科学家摘得“生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
基于抗原呈递细胞的黑科技获罗氏超10亿美元青睐,挤压细胞显示出特异性抗癌效果
16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QZ Biotech与罗氏(Roche)宣布扩大合作,并达成价值超过13.7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罗氏将继续利用SQZ的平台开发基于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抗癌细胞疗法。该合作包括1.25亿美元的首付里程金和每个项目可达2.5亿美元的长期里程金。根据协议内容,SQZ有可能获得高达10亿美元的付款。早在2015年时,这两家公司曾达成接近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外周血
研究发现纳米颗粒抗原活化初始CD4T细胞新机制
Immunity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侯百东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唐宏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B cells are the domina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at activate naive CD4+ T cells upon immunization with a virus-derived nanoparti
同一位点的突变竟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018年9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由东芬兰大学完成的最新研究,许多不同肿瘤中KRAS突变的影响差异巨大。KRAS蛋白上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突变对蛋白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KRAS突变的治疗和药物开发也许需要不同的方式。这项新研究于近日发表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图片来源: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人体内
百余位中外学者探讨神经科技挑战:伦理担忧与监管难题并存
“脑电图图纸也许会读出人的意识”、“脑机接口技术可能使个人的行为被他人操纵”、“人造大脑的发明可能取代人类的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言论道出了人们对于神经科学的道德和伦理担忧。澎湃新闻专访了神经伦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就神经科学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2018年9月6日至7日,以“推动负责任创新 增进全球健康福祉”为主题的国际神经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的重点是探讨神
关于发布《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为适应我国CAR-T细胞治疗产业发展需要,加强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我会组织协会相关分支机构、业内骨干企业及专家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相关规定和指导原则,经过多次研讨,起草了《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经协会标准工作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完成了公示程序。现将《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
研究揭示植物感知春化信号表观修饰位点和记忆调控网络
冬性植物、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诱导,此过程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的发现已近百年。随着遗传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春化作用受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植物对春化处理有记忆功能,但仅能维持一代。目前,科研人员对春化作用的表观调控机制有了一定研究,但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基因,对春化调控途径其它基因及总体变化规律都缺乏了解。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曜影医疗·大咖健康课,5位大咖首度齐聚直播间!
2018 年8月23日起,《曜影医疗·大咖健康课》重磅开启,5位大咖首度齐聚线上直播,携专业医学知识和丰富诊治经验,开启医学健康知识宣讲。曜影医疗(SinoUnited Health Clinic)是国内领先的高品质医疗服务连锁机构,核心医疗团队是由国际和国内资深医生组成,坚持"以患者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曜影医疗现有三家诊所,分别开设有消化内镜中心、儿童健康中心、日间手术中心等特色
Advanced Science:科学家创建新型配位响应型磁共振成像策略,实现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的探测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因此,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目前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大量优秀研究人员关注。肿瘤微环境调控以及标志物探测有助于提高肿瘤治疗效率以及诊断精度,特别是采用非侵入成像手段实现活体层面上肿瘤标志物的探测有望为良恶性判断、肿瘤的分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成像策略,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难点。近日,张坤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