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OS在中国推出医疗和安全手机App应用软件
世界领先的医疗和安全救援公司国际SOS今日宣布在中国为其会员推出全新的手机App应用软件。该软件将使差旅和外派人员体验到国际SOS全球覆盖和即时的全球响应能力,包含通过一键按钮迅速与最近的国际SOS报警中心取得联系和立即的帮助、即时获得当地最新的旅行预警以及时时更新的健康和安全提示信息等。
长时间用手机可能诱发癫痫
2011年11月20日,首届“中国重庆癫痫治疗精英论坛”在重庆市举行。在此间参加“中国重庆癫痫治疗精英论坛”的专家介绍,目前临床上有许多癫痫患者是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看电视、打游戏而诱使癫痫发作。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辉教授提醒,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可使脑电图异常,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瑞士研究否定儿童使用手机引发脑瘤
人们一直担心,儿童经常使用手机可能引发脑瘤。但瑞士研究人员说,他们最新完成的一项有关研究没有发现手机会导致儿童患脑瘤的证据。 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全国癌症研究所期刊》上报告说,他们收集了丹麦、挪威、瑞典和瑞士等国352名7岁至19岁的脑瘤患者使用手机的情况,并把有关数据与646名同样年龄段健康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PNAS:评估手机辐射对脑组织的效应
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非侵入式核磁共振(NMR)方法,从而测量手机辐射对脑组织的效应。为了验证这种技术,David H. Gultekin 和Lothar Moeller测量了被牛脑组织和具有类似的电和热参数的凝胶吸收的手机辐射电磁能量的数量。手机是射频(RF)场暴露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根据与使用手机有关的脑癌风险增加而把射频(RF)场归类为可能致癌。
美国科学家研发病毒发电技术 可为手机充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3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巴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近日研发出利用病毒发电的技术,未来可用于手机充电。 这种技术采用的病毒名为M13噬菌体,它具有压电性,即在受到挤压时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把噬菌体平铺在一层膜上,然后把几层这样的薄膜叠加在一起,在这些薄膜上加上电极,通过按压薄膜就能产生微小的电流。
Science:美发布研究称手机可用来跟踪疟疾传播状况
据美国媒体10月11日报道,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称,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短信分析肯尼亚的疟疾传播情况。 该研究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卡罗琳和她的同事们完成。研究人员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间约1500万名肯尼亚手机用户的电话和短信进行追踪,并对数据分析研究。
FDA正在开发智能手机药物应用程序
意大利推出手机医疗监控系统 患者可在家监测患者生理参数
意大利电信近期推出名为“Nuvola It Home Docto”的系统,可以让在都灵Molinette医院的慢性病患者通过手机在家中监测自己的生理参数。通过联合测试,这项业务已经在这家医院的家庭医院科和老年病科得到应用,并将逐步推广到心脏病科、神经科和血液科、呼吸道科,以及一些内部医药部门。该地区的政府部门计划将监控业务范围扩大到更多的人口地区,并作为一项医疗服务政策推广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