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庄寒异等发现金属离子在气味感知中具关键作用
近日,《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庄寒异课题组和美国杜克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成果,他们在嗅觉受体中筛选到了金属离子特异性识别受体,从而首次确立了金属离子在气味感知过程中有关键性的作用。 嗅觉在哺乳动物的个体间相互识别和信息交流以及获取社会环境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作为嗅觉感知第一步的嗅觉受体识别相应气味分子的具体机理至今尚很不清楚。
Science:科学家发现感知关节位置的新型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隐藏在感觉反馈下的重要机制,感觉反馈可以指导机体平衡和肢体运动。
PNAS:科学家成功将人类胚胎干细胞诱导成为大脑皮层组织
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成功诱导人类胚胎干细胞(ES),将其转化成为大脑皮层组织。
Photonics:美发明仿生传感器 可感知热量
近日,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闪蝶这种具有500万年历史的生物,从其多彩变化的翅膀中找到灵感,设计出一种灵敏的红外传感器。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这或将有助于设计热成像传感器。 由于红外热成像可将物体自身散发的热能可视化,因而其在工业、军事和医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PLoS ONE:罗非等发现成年期慢性疼痛经历对远期痛感知的影响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dult-Age Inflammatory Pain Experience Enhances Long-Term Pain Vigilance in Rats,”,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成年期慢性疼痛经历对远期痛感知的影响。 痛觉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主观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既往疼痛经历和远期后果的整合。
Plant Cell:林金星等揭示植物感知光信号的机制
phot1/NPH3信号系统在黑暗(A)和光照(B)条件下对PIN2内膜循环两条支路间平衡的调控机制 近日,植物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Signal Transducer NPH3 Integrates the Phototropin1 Photosensor with PIN2-Based Polar Auxin
德国研究发现海豚可感知猎物电场
对于圭亚那地区的海豚来说,只比其他动物多一种感觉还不够。除了回声定位能力以外,他们还能感觉到所捕食猎物的电场——这在真正的哺乳动物中还是第一次发现。相关论文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的沃尔夫·汉克及其同事对热成像中所显现的圭亚那海豚上颌凹陷处密集的生理活动感到好奇。
J Neurosci:王伟等发现猕猴V4视区对真实和错觉轮廓方位感知不变性的加工处理
5月16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Equivalent representation of real and illusory contours in macaque V4”的研究论文。这项工作主要由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生潘炎夏和导师王伟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共同完成的。
Nat Com:徐涛等发现新的神经分子回路影响线虫抉择行为
Flip-Flop回路调节线虫行为示意图。(a) 相互拮抗的感觉信号输入调节进食行为的回路示意图,实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直接连接,虚线表示间接连接。(b) 感觉信号调节进食的回路与Flip-Flop电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