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麻黄碱者易发生自杀行为
哥伦比亚大学的Brandon Marshall等人近日在《药物与酒精成瘾》(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杂志发表论文称,注射麻黄碱者或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在对超过1800名静脉药瘾者研究之后,Marshall等发现注射麻黄碱者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静脉药瘾者。
Science:蜂群具有类似于人类的社会性行为
12月8日,《科学》(Science)期刊上刊登的一项研究"Stop Signals Provide Cross Inhibition in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by Honeybee Swarms"表明:当寻找房子时,蜂群使用抑制信号,这一点类似于人类大脑做决定的过程。 对于蜜蜂而言,没有一个地方算得上家,每年,它们都必须找到新住址。
唐业忠等峨眉弹琴蛙行为生态学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刊文Animal Behaviour: Frogs croak about their pad(doi:10.1038/480417b),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行为与神经课题组关于峨眉弹琴蛙(仙琴娃)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Real estate ads in Emei music frog vocalizations:
Science:脊椎动物共用古老的神经回路来完成复杂的社会行为
神经元 (Credit: © Roberto Robuffo / Fotolia) 近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者发现,人类、鱼类和蛙类可以共用一种神经回路来进行多元化的社会行为,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4亿5千万年了。研究者Hans Hofmann表示,这是存在于所有古脊椎动物涉及其社会行为的一个神经回路。
J Comp Physiol A:杨萍等发现仙琴蛙的脑电与行为同步调制
动物的昼夜节律可能建立在光-暗周期、休息-活动周期或者睡眠-清醒周期的基础之上,而且光-暗周期的节律模式显著影响动物的生理和行为。
全脑图将神经元与行为挂钩
将神经元回路与某种活的生物体的特定行为挂钩已被证明是出了名的困难。但是,Joshua Vogelstein及其同事研发出了一种用于调查这类神经元回路以及受到这些回路激发的行为的新技术,他们用该技术创建了一个在果蝇幼虫的神经元参考图谱。
Anim Behav:朋友对人行为和发展的影响胜过家人
英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动物行为》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Friendship affects gaze following in a tolerant species of macaque, Macaca nigra"称,与家庭成员相比,朋友会对人的行为和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Brain:找到精神分裂症者不能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
新一期Brain杂志网络版刊登了法国研究人员的最新论文"Mentalizing under influence: abnormal dependence on prior expec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科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正确辨别他人行为意图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能恰当运用已有经验和刚刚获取的直观信息。
发现沂源直立人剔牙行为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邢松、山东省博物馆孙承凯,以及美国和西班牙学者合作对沂源直立人牙齿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沂源人有明显的剔牙行为,是除周口店直立人外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剔牙证据。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第四纪》在线发表。
发现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合作行为与正常儿童的异同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莉琪研究组采用道德故事和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任务分别考察了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合作行为以及二者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