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职场人怎样保证心理健康

工作业绩、人际关系…职场人总是要承受各个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状态很难保持稳定,于是职场抑郁症、职场焦虑症蜂拥而至,给职场人的身心健康极大的打击,同时也影响了大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职场人怎样才能心理健康呢? 心理专家表示,讨论职场人怎样才能心理健康,不外从三方面着手,即坚强自我内心、提升应对能力、调适不良情绪。这三点说的容易,但真正做到却很难,需要职场朋友重视起来。

2015-02-15

职场心理:这些举动断送你前程

你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意识到刚才对客户说的话也许心理不够恰当,或是你的穿着也许更适合出现在海滩边而不是在董事会办公室;或者,可能你在回覆电子邮件时错按了“全部回复”键,或是在全体员工会议时迟到。你知道自己已经犯了诸多的职场禁忌──也就是指那些职业人士不够理解、没有正确遵循的“行规”。从某种程度上说, 商业世界是一个暗礁密布、陷阱多多的地方。

2015-02-15

工作需要拼命 心理需要缓冲

有的人力求工作完美,有的人用尽全力做拼命三郎,是不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就是好的呢?最近日本流行一种0.8生活哲学,颇受白领族欢迎。奉行0.8生活学的白领坚持做事尽80%的力气就好,剩下20%的力气权当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在他们看来,工作、生活需要冲,但更需要缓冲。

2015-02-15

职场孕妇如何排解心理压力

80%的孕妇都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其中很多是“杜拉拉”式的职场孕妇。下文就是教给在职场独当一面的准妈妈们如何排解孕期压力。 80%的孕妇心理焦虑抑郁 凡是可以想到将来有可能发生在宝宝身上的事情她都想到了,例如孩子会否有兔唇、将来会不会生活不开心,甚至因小学生跳楼事件而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否跳楼她常因为这些担心而睡不着觉。怀孕还让她错过了升迁机会。

2015-02-15

六条职场女性心理优势

在一些企业中,女性的职位和收入低于男性,我认为,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男女不平等”。女性不是在职场中不够努力,而是女性的努力通常受家庭事务和自身生理特点干扰,不如男性持久和稳定,所以企业相对更愿意投资男性员工。从女性心理讲,心理稳定性不如男性,在生活和职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往往出现很多情绪困扰。男人不管家,似乎天经地义,但女人不管家,就会受到很多压力。这些塬因,都会影响女性的职场竞争力。

2015-02-15

白领心理疾病揭秘引热议

近日,一篇名为《CBD白领职业病大揭秘》的论坛帖,在各大论坛被网友广泛点击、转载,文章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将如今白领面临的多重心理疾病,以兔斯基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引来无数网友跟帖和支持,更有网友在后留言:“这简直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白领心理疾病揭秘 引网友热议文章中,作者将白领如今的心理疾病总结为心理委屈症、心理失衡症、心理自闭症、信息焦虑症、成功后抑郁、疯狂购物症等...

2015-02-15

九个方面减轻白领心理压力

一、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二、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规律地进行。三、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四、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报复。

2015-02-15

警惕容易断送职涯的心理陷阱

为什么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也难脱失败的命运?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归纳出以下这些有缺陷的职场心理行为模式。 每个人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模式,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更需要时时检视自己,不管是高级主管还是基层员工。狂妄、专制、完美主义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

2015-02-15

正确摆脱对同事的妒忌羡慕心理

妒忌是一种不良心理,往往损人不利己。看着别人事业成功,或者年轻貌美时,人们难免妒忌愤恨。虽然每个人都有这个心态,不过平常应如何克服妒忌心理?1.不要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妒忌心理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心理学家告诫,别人拥有再多也与自己无关。他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名额”减少了,因此不能说明你就成功不了。2.保持“比下有余”的心态总有人拥有的比你多,也总有人不如你。

2015-02-15

部分研究生就业心理有“槛”

复旦专家昨天发布调研报告显示,自卑、焦虑、从众成部分研究生就业“心理门槛”。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历时两年,与120余名遭遇求职困境的研究生面谈后,完成调研报告《研究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其调适》。报告发现,不少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一遇挫折就信心尽失,变成“鸵鸟”消极逃避。有的研究生过度担心,担心选择单位失误造成千古恨。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