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nal Chem: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堆叠阵列芯片,能成功模拟人体内的复杂炎症环境

本研究成功在堆叠阵列芯片上构建iDILI模型,可有效区分致特发性与固有性肝损伤的药物。以尼美舒利为例探究机制,发现其通过激活TNF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等引发肝损伤,且炎症与药物处理存在动态平衡。

2025-01-30

Mater Today Bio研究发现贴片能调节氧化应激和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制备出装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和靶向EGR1的小干扰RNA的微针贴片,该贴片可调节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2025-02-27

载姜黄素的金属镁有机框架加速口腔溃疡愈合

本研究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多功能 HEMC MNs 贴片,该贴片集成了持续药物释放、多种治疗方法和天然生物材料,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2024-10-29

口服给药机器人领域取得进展

清华大学张明君教授研究团队与徐静副教授研究团队开展交叉合作,在口服给药微针机器人的“感知-驱动一体化柔顺控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2-17

Nat Commun | 华中科技大学朱锦涛/陶娟/蒋皓:基于内源性刺激响应的分离式微用于重塑病理环境抑制肥厚性瘢痕

载药性MNs可以清除ROS并消耗MMP2和MMP9来重塑HS的病理微环境,这在HS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4-03-13

华科大朱锦涛/刘奕静团队通过调控内脂质体设计,提高牛皮癣治疗效果

最后,制备了包覆地塞米松的脂质体作为银屑病治疗的药物,并通过对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进行微针透皮给药治疗

2023-10-03

受自加热食品启发,华科学者研发可触发系统,远超目前临床用药的局部递送效率

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的动物模型中,HRMAM 系统分别取得 75.11% 和 72.29% 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越目前临床用药的局部直接递送效率,具备较高的临床转化潜力。

2023-07-11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可分离的贴片以保护和递送DNA纳米疫苗

  核酸疫苗(DNA或RNA)被研究用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中生成病毒蛋白,模拟目标病原体抗原以刺激免疫应答。它们在冷冻状态下可能会稳定几个月,但在室温下只能稳定几个小时。然而,许多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温控运输设施和免疫储存设施,迫切需要建立使该疫苗更加稳定、便于使用的方法。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团

2022-01-29

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具有纳电穿孔功能的通道阵列,用于实体肿瘤药物高效递送

 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 Advanced Function

2021-12-18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蚕丝蛋白颅内植入式可降解贴片

  围绕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重大脑疾病临床治疗中对颅内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Silk Microneedle Patch Capable of On-Demand Multi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for Gliob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