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p: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或能重编程肥胖相关乳腺癌患者机体的系统性免疫蓝图和肿瘤环境!

2021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目前已经能够改善一部分癌症患者的治疗结局,但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限制就是大部分患者都不会产生反应,这部分归咎于患者机体出现的免疫抑制;而肥胖似乎是改善某些癌症患者机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的关键,但其对乳腺癌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Im

2021-06-28

中疾: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

在今天(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回应关于疫苗保护效力的提问时表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还是接种疫苗。王华庆说:“到目前为止,新冠疫苗不管是在临床试验获得的保护效率,还是疫苗上市后获得的保护效果,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百分之百。”有些人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感染的情况,不意味着这个疫苗保护效率不高。因为不

2021-06-11

研究揭示绿僵菌附着胞形成时胞内脂滴自噬的调控途径

  Autopha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microlipophagy during early infection of insect hosts by Metarhizium robertsii。该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通过微自噬途径调控附着胞脂滴降解,

2021-06-18

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介孔微针离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监测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论文题目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icroneedle

2021-06-10

肿瘤免疫环境中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细胞外小泡(EVs)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主要媒介,参与了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们几乎由所有类型的细胞分泌,并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可以从宿主细胞传递给受体细胞,从而引发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变化。新近研究表明,EVS在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中起重要作用。来源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EV介导近端

2021-06-11

Neoplasia:组织环境中的分子改变或会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2021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科学家们对驱动结直肠癌发生所需的基因突变了解地很多,但对肿瘤发生的组织特异性选择性微环境的描述仍然较少;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美国第四大最常诊断的癌症类型,预计2021年将会有15万人罹患此类癌症,每年结直肠癌在美国都会引发大约5.3万人死亡,这就使得其成为了引发美国癌症患者死亡的

2021-06-15

一种创新的NRF2纳米调节剂诱导肺癌铁死亡并诱导免疫刺激的肿瘤环境

一种纳米药物同时靶向肿瘤微环境和癌细胞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报道。在此,作者报道了零价铁纳米颗粒(ZVI-NP)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和抗癌免疫的双重特性。这种双功能纳米药物建立了协同诱导铁链癌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有效策略,这突显了ZVI-NP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抗癌策略的潜力。图片来源:doi:10.7150/thno.57803零价铁纳米颗粒(

2021-06-15

Science:呼吁全球做出历史性抉择防室内气溶胶传播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近代史经历的一场重大灾难,目前形势仍不乐观,未来走向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虽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展开,但有效的物理防控仍然是遏制疫情蔓延的重要举措。作为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一直受到争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3月官方宣布空气不传播新冠肺炎。随后,来自全球36名顶级科学家组织239名相关领域科学家呼吁世界相关机构

2021-06-01

世卫组织授予北京社区卫生防专家吴浩“世川卫生奖”

  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授予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世川卫生奖”,以表彰其在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社区防控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吴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曾作为社区卫生防控专家参与武汉、喀什、北京、天津、石家庄、瑞丽、营口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中国基层卫生工作者的代表,这个荣誉不仅仅是给我的。

2021-05-29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徐臣杰课题组首创冷冻针,实现活细胞的负载与递送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徐臣杰教授课题组,首创出能够负载活细胞的微针——冷冻微针。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文章标题为“Cryo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Cell Delivery”,第一作者为常皓博士。细胞治疗是一种通过将活细胞传递到体内实现治疗效果的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