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创造多彩发光植物,晒太阳“充电”,成本仅10块钱
该研究利用微米级尺寸的余辉磷光颗粒,首次创造出了由阳光激发的多色发光植物,其具有前所未有的亮度、长余辉以及低成本、简单且可重复的生产方法,这为可持续的植物照明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2025-08-30
吃蔬菜也是在吃微塑料?《自然》揭示微塑料入侵人体的全新路径
一项发表于《自然》期刊的研究又发现了微塑料进入人体的全新路径——大气中的微塑料可以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进而被人类或食草动物食用,以一种此前被忽视的方式直接或是间接造成健康威胁。
2025-04-16
3D微纳机器人研究获进展
这项研究通过多材料集成与模块化设计,制备了兼具pH响应环境感知与磁驱动精准导航的3D微纳机器人,解决了传统微纳机器人单响应、单功能的技术限制,为微观世界的精准操控打开了新大门。
2025-10-24
Nature Medicine:全面总结微塑料/纳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该综述全面总结了微塑料/纳米塑料(MNP)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MNP 的性质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塑料类型、大小、形状以及纳米颗粒蛋白质晕(biocorona)的存在等。
2025-09-15
大脑成微塑料“垃圾场”?Nature子刊:痴呆患者脑内微塑料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8年飙升50%!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微塑料在人类大脑中的积累情况,并发现其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器官。研究还表明,微塑料浓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痴呆患者的脑组织中微塑料的积累更为严重。
2025-04-19
今天长出一颗肝,明天再造一块骨!上海大学苏佳灿教授团队最新综述,详解类器官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
从脑组织的神经再生到肝脏、肠道、骨骼和软骨的修复,类器官不仅能够高度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能在体内实现长期存活和功能整合。
2025-08-18
输液袋会释放微塑料!复旦大学研究发现,一次输液,数万个微塑料颗粒进入血液
该研究发现,医用静脉输液袋(主要是聚丙烯材质)会释放大量微塑料颗粒,这些微塑料颗粒在 1-62 微米之间。
2025-03-14
Cell子刊:华人团队开发新型微针贴片,促进心肌梗塞后的心脏修复
该贴片通过持续释放 IL-4 诱导巨噬细胞介导的促修复微环境,不仅能推动心肌细胞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还可有效抑制内皮炎症信号转导。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