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胡红雨等提出辅伴侣蛋白调节HSP70的ATP酶活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在线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he C-terminal Helice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re Essential for J-domain Binding and ATPase Activation”。
Mol Pharmacol:变构雷帕霉素可有效抑制实体瘤中的蛋白酶体
2013年7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Pharmac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方法来调整细胞中蛋白质处理“机器”的活性,这或许可以对抵御癌症具有潜在的效应。
J Biol Chem:研究发现类泛素蛋白NEDD8经蛋白酶体降解的分子机制
10 月 25 日, 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论文“NEDD8 Ultimate Buster-1 Long (NUB1L) Protein Promotes Transfer of NEDD8 to Proteasome for Degradation through the P97UF
Dev Cell :细胞凋亡蛋白酶在突触消除中的作用
3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罗振革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 在线发表了关于突触形成精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成果。
Nature: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a presenilin family intramembrane aspartate protease”的论文,报告了一个presenilin/SPP家族膜内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体结构,相关成果发布在1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Nat Chem Biol:蛋白质药物开发迎来新酶参与
发表在著名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一种新型分子可以同氨基酸链进行连接,而氨基酸链正是蛋白质的组成部件。当前研究发现仅有三种分子具有上述功能,这对于开发新型药物非常关键,而本文中这种新型分子的关键不同点在于,其工作效率是其它三个分子的10000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