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朊病毒成分和基因剂量或可控制亨廷顿氏症

如图显示沉积体中的多聚谷氨酰胺(绿色)可以隔离朊病毒转录释放因子Sup35(红色)。(Credit: Yury Chernoff) 近日,来自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研究揭示了亨廷顿氏症病人的细胞损伤效应,这就为识别治疗的靶点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和方法。亨廷顿氏症可以引发大脑神经细胞渐进性崩溃,并且影响个体的运动、认知以及智力。

2012-11-18

Nature:阿尔茨海默氏症病因新解读

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波恩大学和德国先进欧洲学习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一个众所周知的免疫炎症过程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理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导致生成了成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B),与机体抵御感染相关,因此被确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临床靶点。

2012-12-20

Nature:揭示机体炎性过程和阿尔兹海默氏症发病相关联

2012年1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已知的免疫炎性过程在阿尔兹海默氏症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个炎性过程会引发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B)的成熟产量,而且该炎性过程也涉及机体抵御感染的防御力,目前临床上使用该过程作为开发风湿性关节炎的靶点疗法。相关研究刊登于近日的国际杂志Nature上。

2012-12-20

Nature:阿尔茨海默氏症病因新解读

由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波恩大学和德国先进欧洲学习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一个众所周知的免疫炎症过程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理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导致生成了成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B),与机体抵御感染相关,因此被确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临床靶点。

2013-01-04

Alzhei & Demen:用于进行个体阿尔兹海默氏症测试的药物测试方法或存在缺陷

2013年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普利茅斯大学半岛医学牙科研究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用于进行阿尔兹海默氏症药物临床试验的认知测试存在一些缺陷。当前标准的用于阿尔兹海默氏症的认知测试是ADAS Cog,这项研究主要调查了这种测试方法的功能及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

2013-04-27

Neurology:无配偶个体或更少进行阿尔兹海默氏症临床试验研究

2012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表示,没有配偶的个体相比有配偶的个体来说,进行阿尔兹海默氏症疾病临床试验或更少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杂志Neurology上。 研究者Joshua D Grill博士说,全国范围内,有一半的阿尔兹海默氏症疾病的医疗护理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下,而且68%的都是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的孩子或者孙子。

2012-12-31

PLoS ONE:与白内障、阿尔兹海默氏症相关的新基因

2012年9月13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来自于波士顿大学医学院(BUSM)和公共卫生学院(BUSPH)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连接年龄相关的白内障和阿尔兹海默氏症两种病症的新型基因,这项研究发现刊登在了杂志PLoS One上,这或为治疗这两种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2012-11-18

辉瑞及强生已失败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bapineuzumab出现新希望

2012年9月11日电 /生物谷BIOON/ --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辉瑞(Pfizer)及强生(JNJ)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bapineuzumab,在部分患者中能够降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预示该药物可能在疾病的较早阶段有用。 来自2项大型研究的数据,已提交至周二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洲神经病学会议上。

2012-09-12

罗氏加大投入研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

2012年9月7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进行阿尔茨海默氏症研发的药物企业接连受到挫败。罗氏公司认为它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间瑞士制药公司增多了一倍的临床实验,其实验药物gantenerumab针对尚未发展成痴呆患者的病人,希望将阿尔茨海默氏症扼杀在萌芽阶段。

2012-09-08

Neurology:帕金森氏症早期阶段影响身体诸多系统

2013年4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Newcastle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的研究可以帮助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虽然运动机能问题是帕金森氏病的主要症状,非机能问题如流口水,焦虑和排便困难影响了大量病人,并且这些症状比以前认为的开始更早。 尽早诊断可能有助早期开展治疗,让患者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