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成果用发布

北京2011年9月16日电 /美通社亚洲/今日,我国著名生命科学家徐荣祥在钓鱼台举办人体再生复原科学之胃肠原位再生复原成果展示会,会上展示了包括胃肠在内的各类人体组织器官以及徐荣祥本人的原位再生复原成果。徐荣祥表示,这是再生复原科学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的又一巨大进展,今后将为该成果早日实现产业化而努力,为人类健康服务。

2011-10-08

上海物所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临床试验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药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多项基金的资助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创新药物——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188Re-HEDP)。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通过了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药物II期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为2011L01532),同意继续进行II期临床试验研究。

2012-02-03

王学教授成为南京医科大学历史上第一位院士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通过提名、遴选、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我校王学浩教授榜上有名,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位院士。 “第一时间得知当选的消息,我非常高兴,心情也很激动!”,王学浩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对我个人和团队取得的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医院发展和江苏医疗卫生水平的肯定,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感到很有压力:当选是成果,更是责任。

2012-11-19

FDA称诺华多发性硬化症药物Gilenya继续在市销售

2012年5月15日,FDA称,诺华多发性硬化症药物Gilenya应继续在市场销售,同时已添加了新的安全警告标签。 自从去年有患者在服用Gilenya死亡后,FDA一直在对该药进行安全审查。 有人担心,服用Gilenya的24h内,该药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率,这可能是导致去年11月份患者死亡的原因。

2012-05-16

Radiother Oncol:放化疗成为N1小细胞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案

肺外小细胞癌主要见于食管,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在所有食管癌中占了1.0-2.8%。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手术联合化疗和放疗联合化疗对某些分期的小细胞食管癌(LSSCE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来自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的Mao-Bin Meng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Radiother Oncol 3月的在线期刊上。

2013-04-01

七成老人患有骨关节炎 治疗个体化

步态蹒跚、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疼痛难忍、久坐后又“站不起来”……人一上了年纪,这些肢体活动的不便被人们称作“老胳膊老腿”习以为常,然而不同于头发花白、牙齿松动,这些被忽视的症状,它可能会累及人体某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引起疼痛、炎症、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甚至残疾。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蔡道章副院长呼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防治骨关节炎的关键。

2012-10-22

PLoS ONE:等骨骼肌再生机制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应浩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西华博士在骨骼肌再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自2011年以来,应浩研究组和李西华博士合作致力于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的诊断、治疗评价以及骨骼肌再生的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

2012-11-18

PerkinElmer收购源 扰动中国核酸血筛市场格局

《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将基本覆盖全国。 据预测,2011-2015年,全国400多家供血机构都可采用核酸检测试剂,国内核酸诊断未来增速将在25-30%之间。

2012-11-29

上海交大邀请作讲座

(本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学联提供) 2012年11月21日,生物谷创始人、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应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邀请,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光彪楼做题为“生物医药行业分类与职业选择”的讲座。 上海交大学生@范小比没灵感表示:“作为上海交大生物技术大二的学生,第一次听取这么完整有针对性的生物就业指导。

2012-11-22

欧阳斌博士:基因敲除鼠专家

欧阳应斌(Marvin Ouyang) 博士 Indiana大学博士后、Cyagen Biosciences技术副总裁 2012,01-现在 任职于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统领赛业(美国)和赛业(广州)分子生物学和模式动物技术团队,打造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体系和最高效的模式动物技术平台。

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