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物所智能微型化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一步检测

多功能集成、用户友好的便携式现场检测设备在低成本医疗和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发展了一种基于“气泡”介导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解决了一步反应完成免疫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实现了多种重要疾病标志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有望为便携式现场生化检测提供新的手段。

2014-04-11

上海药物所/上海物所合作研究制剂粉体混合和分层评价新方法

粉体混合是药剂学的基础单元操作,混合均匀才能保证制剂含量均一。充分混匀的药物和辅料,在压片、胶囊填充过程中受机械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比重、粒径、形态的颗粒会出现分层,从而影响固体制剂的含量均匀性。传统评价方法粗放,亟需建立定量表征与可视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2013-03-04

Cancer:卵巢癌基因检测先辨对象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不少医生无法区分卵巢癌高风险人群和普通风险人群,往往建议普通风险女性接受昂贵的卵巢癌基因检测,却忽视让高危群体接受必要检测。 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小,平均每71人中1人患病;相比之下,患乳腺癌的风险较高,平均每8人中1人患病。但是,目前缺乏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手段,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

2012-11-18

人体再生复原科学成果用发布

北京2011年9月16日电 /美通社亚洲/今日,我国著名生命科学家徐荣祥在钓鱼台举办人体再生复原科学之胃肠原位再生复原成果展示会,会上展示了包括胃肠在内的各类人体组织器官以及徐荣祥本人的原位再生复原成果。徐荣祥表示,这是再生复原科学在实际应用方面取得的又一巨大进展,今后将为该成果早日实现产业化而努力,为人类健康服务。

2011-10-08

FDA专家组:保留戒烟药Chantix黑框警告,辉瑞再度悲剧

FDA专家组认为Chantix的副作用令人担忧,应该保留黑框警告,该意见与2天前FDA内部审查意见一致。

2014-10-20

生物谷专访赛业(Cyagen)基因敲除鼠专家欧阳斌博士

【生物谷-BIOONNEWS编者按】转基因、基因敲入/敲除动物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典技术如DNA原核显微注射、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射技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在小鼠模型构建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如同剪切酶和抗体等常规分子生物学试剂的制备技术一样,逐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转向商业模式...

2012-04-16

学术发表赶上数字潮流?

当今社交媒体兴起、 视听和数字革命无处不在,学术界为何不更多地使用在线视频等技术,而要继续以撰写论文为研究成果的发布方式呢?

2012-07-09

FDA称诺华多发性硬化症药物Gilenya继续在市销售

2012年5月15日,FDA称,诺华多发性硬化症药物Gilenya应继续在市场销售,同时已添加了新的安全警告标签。 自从去年有患者在服用Gilenya死亡后,FDA一直在对该药进行安全审查。 有人担心,服用Gilenya的24h内,该药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率,这可能是导致去年11月份患者死亡的原因。

2012-05-16

AJRCCM:孕妇分娩前后注意防患肺结核

近日,一项新研究显示,孕妇分娩后6个月内患肺结核的风险会明显上升,因此需要注意相关迹象并加强卫生保健。 英国卫生防护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呼吸道与危重护理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英国在1996年至2008年间约20万名女性分娩前后的医疗记录,结果显示她们在生小孩后6个月内患肺结核的几率要比非孕产期间高出约70%。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