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I:miR-206能够促进骨骼再生

肌源性干细胞被称为是卫星细胞,骨骼肌受损后能够激活该细胞,起始增殖及分化再生出新的肌纤维。 研究发现,肌肉受损后,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 miR-206在卫星细胞中明显上调,但是它在肌肉再生中的功能还不明确。 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应答于肌肉损伤时,miR-206能够促进骨骼肌再生。

2012-11-18

Clini Transl Sci:可可或可增强骨骼功能

一个小型临床试验,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和弗吉尼亚州圣地亚哥医疗系统(VASDHS)的研究人员主持,发现心力衰竭晚期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富含儿茶素的可可治疗三个月后,表现出线粒体结构改善。儿茶素是在黑巧克力中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

2012-11-18

Nature Communications:II型α亚型磷脂酰醇-4-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

2014-04-22

瑞士Santhera小分子药物idebenone获入FDA快速通道,杜氏营养不良患者有福了!

瑞士Santhera制药公司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药物Raxone/Catena(化学名: idebenone)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甚是乐观,获得了FDA快速通道药物认定。

2015-04-13

上班族必学:四招严防电脑“死

你每天的工作是否要连续面对电脑数个小时?那你肯定会发现自己的皮肤一天比一天暗沉,甚至出现毛孔粗大、黑眼圈和细纹,这就是典型的“电脑肌”。对付电脑肌并不是放一盆小小的仙人掌就OK的,我们应该以防护为主,严防肌肤进入“死机”状态。 “电脑肌”是怎么形成的因为电脑有一定的辐射源,包括键盘、显示器、主机等都是相当厉害的辐射源。

2015-02-15

Nat Commun:基因线索帮助解决病之谜

一个特定基因所发生的突变被发现是“美洲土著人肌病”(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病)的病因。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告的这些发现揭示了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一个潜在的新目标。 “美洲土著人肌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无数种消耗性症状,其中包括肌肉虚弱、呼吸和进食困难、发育较慢、以及肌肉痉挛、僵硬和抽搐等。虽然对这种病的影响已有很好的文献记录,但对促成这种疾病的机制却很不了解。

2013-06-20

Nature:磷脂酰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2012-11-18

Cardiovasc Res:成功诱导干细胞分化为两种不同功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2012年12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得新型血管再生非常困难,然而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工程师们解决了这一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其如何促使干细胞分化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而这些类型的组织可以构建静脉和动脉的微型网络。

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