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发现能工程化修饰肠道细胞类型的特殊小分子

来自Broad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实验室中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模拟屏障组织(比如肠道)的专门的组织样的结构,旨在识别出帮助开发新型疗法的靶点,屏障组织能被暴露于来自外部世界的物质中,但其也能作为一种保护层。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更为复杂的上皮屏障组织的三维模型,比如肠道等,这些模型被称之为肠道类器官。

2022-03-30

Nature子刊:通过微工程系统,模拟早期人类妊娠

  在哺乳动物中,妊娠始于卵子的受精,要成功建立妊娠,胚胎需要能够连接并植入支持妊娠的母体子宫内膜层。过去的研究表明该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先兆子痫。但出于伦理考虑,这很难在人类身上进行评估,动物或细胞模型则无法模拟一些细胞的复杂性。2022年3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

2022-03-17

德国工程院首位华人院士全职加盟西湖大学

  德国工程院第一位留德华人教授院士曾安平,决定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据介绍, 这是曾安平自1986年出国读博至今,时隔36年之后第一次正式全职回国工作。资料显示,曾安平回国前,是汉堡工业大学终身教授、生物过程与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国际高

2022-03-15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马光辉/魏炜团队等开发工程化细胞外囊泡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通过交叉科学研究,提出并发展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是提高重大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胶质瘤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恶性的肿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临床上治疗GBM以外科手术为主,同时辅助放化疗,但是效果非常有限;以手术和替莫唑胺联合治疗为例,5年生存率小于5%。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的GB

2022-03-18

Science:科学家发现工程化Wnt配体能够修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有害的血源性因素影响。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标志,目前仍缺乏恢复血脑屏障功能的治疗方法。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是重新利用发育性血脑屏障调节器,如无翅型小鼠乳癌病毒(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7a(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7a,Wnt7a),

2022-03-05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改造出工程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原料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出一种工程细菌,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丙酮和异丙醇。相关研究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题为:Carbon-negative production of acetone and isopropanol by gas

2022-03-06

科学家开发出工程化的人类脊髓植入物 或有望让瘫痪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

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工程化的人类脊髓移植物来有望帮助治疗人类瘫痪。

2022-02-14

Adv Heal Mat:通过工程化改造神经细胞来研究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神经细胞的长度和功能之间的密切关联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神经细胞的长度或与其功能之间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所开发的精确模型或能帮助研究这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从而就为理解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的线索。

2022-02-14

ChemCatChem:发表了工程化胺脱氢酶制备芳香族手性胺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穆晓清副教授团队在利用胺脱氢酶制备芳香族手性胺药物中间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Iterative alanine scanning mutagenesis confers aromatic ketone specificity and activity of L-amine dehydrogenases”正式发表于ChemCa

2022-01-03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期,为期一周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江南大学饶志明教授团队科研系列成果“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高效合成高值氨基酸”亮相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的“基础前沿”板块。江南大学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改造工业微生物底盘细胞,开展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打造了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量、高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的氨基酸高产菌株,实现我国

2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