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
近期,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全文如下: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国
智汇生命之光——卫光生物用生物技术构建健康产业生态圈
于2020年6月20日以“智汇 生命之光”为主题的光明科学城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暨卫光生物战略发布会由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展厅圆满举办。
基于酶单分子纳米胶囊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研究组研究员卢宪波、陈吉平团队研发的基于酶单分子纳米胶囊(SMENs)技术的生物传感器取得新进展,酶传感器的热稳定性、有机溶剂耐受性、酸碱耐受性、存储稳定性等核心性能实现质的提高,率先将SMENs技术应用于分析和生物传感领域。酶生物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廉价、便携、微型化等优势,在医疗诊断、食品、环境等领域
一种不怕“水”的生物无标记红外光谱显微成像新技术
[报告简介]众所周知,荧光显微成像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类成像方法,这些成像方法通过激发和检测荧光实现,通常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荧光标记,而荧光标记物会在某些条件下影响被标记物的正常功能,此外,生物体中的多种物质无法使用特异性染料或抗体进行标记,因此生物无标记成像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红外光谱能够在无需任何标记的情况下实现对物质原位的结构分析。但是由于目
LSA: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或有望加速COVID-19患者的血液检测
2020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技术,其或能加速开发针对COVID-19患者的新型血液检测技术。文章中,研究者利用激光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手持式的生物传感器,其或能为包括肺炎等继发性
Nat Biomed Eng:研究开发新型快速SARS-CoV-2测试,基于新型等离子体荧光体生物标记技术!
2020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McKelvey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已经收到了联邦政府的资金,用于使用一种新开发的技术进行COVID-19快速测试。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Srikanth Singamaneni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超亮荧光纳米探针的快速、高灵敏度和精确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这种被称为等离子
发展中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无创成像新技术
临床前成像对了解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等不同状态下运行的方式以及描述人体对生理或环境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提供对疾病过程的重要见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进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挽救生命。而对于评估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在临床使用前描述药物分布模式,临床前成像同样十分重要。 利用解剖学评估技术,如磁共振
一种无细胞生物技术或能以快10倍的速度开发应对COVID-19的疗法
2020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应对全球新冠病毒快速蔓延时,速度至关重要;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平台,其能以比当前方法快10倍的速度来开发有效应对COVID-19的新型疗法,而这种超级平台背后的秘密竟然是一种我们都觉得不太可能的工具:细菌。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当从细菌
Sci Rep:生物学家利用新技术使活精子发光
2020年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雌性昆虫如何在交配后的几个月内保持精子的活性?这是由应用动物学系主席Klaus Reinhardt教授领导的精子生物学家们关心的一个中心问题。现在科学家们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一个有希望的结果。Cornelia Wetzker博士从癌症研究中借用了一种创新的无标签技术来
印尼主流媒体报道中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引领中印尼生物技术产业合作
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共和国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中国浙江大学同印尼技术评估与应用署(BPPT)在共建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方面的进展及对印尼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除基础研究外,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聚焦两国生物技术及资源的互补性,引领中印尼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建立了以实验室为核心技术支撑的G-G(政府间)/B-B(企业间)合作模式:如联合实验室与中国康恩贝制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