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脑中非常规的表观遗传现象

胞嘧啶甲基化(mC)是对DNA的修饰,进而调节多种生物功能,如生长发育、肿瘤、以及基因印迹。在绝大多数哺乳动物躯体组织中,当胞嘧啶在一个二核苷酸序列中,并且其后跟着鸟嘌呤(G)时出现mC。同时这些位点绝大多数出现了甲基化(mCG)。

2015-06-08

PD-1抗癌免疫疗法的“个体化差异”现象

新型的促免疫型抗癌药物已经投放市场,也解救了许多无法治疗的黑色素瘤与癌症患者的生命,然而这些药物似乎对大肠癌症治疗效果甚微。只有一个例外-一位大肠癌晚期的男性患者在2007年接受治疗后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2015-06-02

Science:科学界的“阳盛阴衰”现象仍在上演

男科学家,女科学家,科研界的“男多女少”现象似乎由来已久。据研究,女性只占科学家总人数的约27%,而这一数值将持续降低。预计到2050年,比例不会超过50%。由于男科学家居多,大学里很少能聘请到女科学家或是女工程师们。 近日,Science杂志上刊登的一则研究指出:事实上选择进入科研界后,男女得到晋升提拔的机会是均等的。但目前来说,女性在选择专业时较少偏向于科学事业或是工程学相关专业。

2012-11-18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

2012-10-12

PLoS Patho:揭示泳动现象或更易于鼠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Pathogens在线刊登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Near Surface Swimming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Explains Target-Site Selection and Cooperative Invasion”,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泳动现象或更易于鼠伤寒沙门菌进行感染靶点的选择。

2012-11-18

Nat Commun:郭思义等发现四个基因组成嵌合阻抑网络控制水稻产量性状

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遗传控制,这些基因相互协同或拮抗,而对其调控的分子网络知之甚少。 MADS转录因子家族在进化上非常保守,业已证明其主要参与植物花器官发育。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发现了水稻MADS家族成员MADS57控制营养器官侧芽分化和分蘖形成的新功能。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明,转录因子MADS57直接结合并阻抑独脚金内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受体基因D14的转录。

2013-03-09

用于抗癌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由达特茅斯Norris癌症研究中心Sentman实验室开发的抗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阶段的试验研究,研究者Charles Sentman教授表示,我们开发的CAR疗法在很多不同的癌症治疗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后期研究显示,CAR疗法不仅可以消除实验动物机体中的肿瘤,而且有效抑制癌症的复发。

2015-01-16

研究显示乳腺癌前期诊断存在假阴性结果的现象

研究显示乳腺癌前期诊断存在假阴性结果的现象

2014-06-21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

本月16日至27日,两年一度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大会将对《公约》十年战略规划进行中期评价,并规划未来5年世界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全球荒漠化现象依然严重,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仍面临艰巨任务。

2015-03-26

美揭示DNA独特修复机制 为基因突变现象提供新解释

美国科学家报告称已揭示了细胞是如何修复双链断裂这样严重的DNA损伤 据《实验室管理人》杂志在线版近日消息,美国科学家报告称已揭示了细胞是如何修复双链断裂这样严重的DNA损伤。这种独特的修复机制,或将对基因突变等遗传学研究提供更多的解释。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