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ancer Res :临床试验确定新的乳腺癌药物可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2019年8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简称BNI)Ivy脑肿瘤中心发布了最近一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使用乳腺癌药物ribociclib (Kisqali)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这种药物最近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是一种新发现的靶向疗法的一部分,这种疗法会破坏癌细胞分裂,并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脑肿瘤(如
Science子刊:I期临床试验表明药物局部诱导的IL-12基因疗法有望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2019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一种可诱导的肿瘤定位基因疗法首次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这种由两部分组成的方法涉及将一个编码免疫激活物的基因注射到脑瘤部位中并服用一种激活这个基因的药物,从而导致免疫激活物---白细胞介素12(IL-12)---的产生和免疫细胞渗入到肿瘤组织中。这些结果还提示着这种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8
Cancer Cell:揭示巨噬细胞支持PTEN缺陷胶质母细胞瘤的机制!
2019年6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常见的基因缺陷使胶质母细胞瘤能够向错误类型的免疫细胞传播分子信息,从而召唤巨噬细胞来保护和培育脑肿瘤,而不是攻击它。资深作者Ronald DePinho医学博士说,研究小组在缺乏功能性抑癌基因PTEN的胶质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上的工作,为治疗最常见和最
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参与调节视网膜自发活动波
6月4日,《细胞-报告》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久林研究组题为《穆勒胶质细胞通过谷氨酸转运体和AMPA受体参与视网膜自发活动波》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在发育早期斑马鱼上进行在体钙成像和电生理记录,发现穆勒胶质细胞分别通过AMPA受体和谷氨酸转运体参与和调节视网膜自发活动波。在发育早期的视网膜中,相邻神
Cell: 星形胶质细胞保护神经元免受毒素累积
2019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5月23日,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上报道了脑细胞收集过度活跃神经元分泌的受损脂质,然后将这些有毒分子回收利用的现象,它是保护神经元免受过度活动的破坏的机制。当神经元快速而激烈地活动时,细胞中的脂质分子会受到损害并且会变得有毒。虽然大多数细胞将多余的脂肪酸隔离开来或将它们运送到自身的线粒体中以防止积聚,但神经元似乎并不依赖这一机制。研究
PNAS:抗肿瘤细胞如何治疗神经胶质瘤?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脑肿瘤,通常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有关。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发现的主要EGFR突变,称为EGFRvIII,用大约20年前由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美国)开发的抗体mAb806进行治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合作,生物医学研究所(巴塞罗那IRB)的研究人员已经揭示
O药一线治疗胶质母细胞瘤3期临床失败 销量不及K药成定局?
肿瘤免疫治疗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评估其PD-1肿瘤免疫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单抗)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498(NCT02617589)未能达到延长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多中心研究,在新诊断的非甲基化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GBM成
EMBO Mol Med:鉴别出胶质母细胞瘤的致命“弱点” 有望开发出新型靶向性疗法
2019年5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群中最流行且最具致死性的一种脑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外科手术通常无法完全切除患者病灶,而且肿瘤细胞还会入侵组织并且在大脑中扩散,此外,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还对当前药物疗法会产生耐药性。图片来源:Laakkonen Lab/University of Helsinki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弱点,以利用
Plos Biology:新研究重新定义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2019年4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体内,疾病和伤害可以留下许多细胞碎片。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部,包括大脑和脊髓的区域,某些细胞(称为小胶质细胞)的工作是清除细胞碎片。小胶质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功能,其在周围神经系统(PNS)中的CNS外具有类似功能,该区域包含大部分感觉和运动神经。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小胶质细胞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在PLOS Biology发表的一项新研究
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皮质小胶质细胞和TNFα功能不足介导青少期社会应激诱导的认知灵活性损伤
青少期阶段是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成瘾行为等一些常见精神疾病高发和易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各种负性社会经历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发因素。尽管这些疾病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表型,其中前额叶皮质介导的执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共同的主要症状之一。同伴欺侮是青少群体常见的社会应激源。利用“居留者-入侵者”社会挫败模型诱发啮齿类动物类似的应激经历,通过以前的研究发现青少期阶段的应激暴露能够诱导小鼠成年后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