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重置”免疫细胞改善小鼠创伤性脑损伤的恢复
根据最近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靶向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并减轻其慢性神经毒性作用可能为创伤性脑损伤(TBI)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小鼠运动行为自动分析助力睡眠与运动的神经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中心韩华团队通过对笼养小鼠运动行为特征的自动分析,协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Yang Dan团队,得出了睡眠-觉醒-大脑状态和运动行为是由黑质网状核的特定神经元集群共同调节的结论,该研究结果以A common hub for sleep and motor control in the substantia
双酚A会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并代代相传
2020年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些塑料食品和饮料容器仍然含有双酚A (BPA),它可以模拟雌激素。尽管专家说在食品中检测到少量的BPA不太可能造成问题,但一些人担心持续的低水平接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发育中的胎儿、婴儿和儿童。现在,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报告说,在老鼠体
移除生物钟基因提升小鼠抗菌力
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移除实验鼠体内一个与生物钟调控相关的关键基因后,其体内具有噬菌作用的巨噬细胞变强,提升了小鼠抵抗细菌性肺炎的能力。生物钟是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理机制,调节生命活动,例如人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不同时间段的饮食行为都是出于生物钟的影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介绍,他们此前曾发现,在白
研究揭示新小鼠巨细胞病毒转录激活因子在病毒晚期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机制
2020年1月2日,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钱志康课题组的最新研究“Murine Cytomegalovirus Protein pM49 Interacts with pM95 and Is Critical for Viral Late Gene Expression”
研究建成小鼠肠道微生物资源库
1月7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完成的小鼠肠道微生物资源库工作。肠道微生物是近年来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未来人体健康管理和医疗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发利用肠道微生物的基础,是认知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和开发微生物药物的关键。此次
Sci Rep:高脂肪饮食或并不会损害雄性小鼠的生殖能力
2019年1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high-fat diet feeding and male fertility in high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mi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等机
高精度全脑血管图谱揭示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脑内血管损伤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缺乏能够有效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及干预手段,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AD的发病机制一直存在胆碱能缺损、β-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等多种假说,然而针对这些假说研发的单一作用机制的药物尚未取得理想的临床
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类树突细胞异质性的转录基础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也称DC细胞,一种既具分支或树突状形态及吞噬功能,又能提呈抗原的细胞。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成熟的DC细胞呈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因此被称为树突细胞。树突细胞在外周组织像"哨兵"一样,处于非成熟状态,但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处理能力。在它摄取抗原或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后,可以分化成熟,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和血液循环进入次级淋巴器官,然后
基于小鼠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有多大的借鉴意义?
2019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争相报道博人眼球的“突破性研究进展”。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基于动物试验得出的结论能否准确反映人类的健康问题? 动物模型能否准确反映人类健康?对于医学研究领域的忠实读者来说,大家对被用于研究各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一定十分熟悉。的确,在癌症、代谢以及其它疾病领域,科学家们通过努力都能找到模式动物和人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