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建议非洲南部国家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
南非《商业日报》日前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称,粮农组织正鼓励南部非洲各国政府大力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以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研究发现,土壤退化已成为南部非洲国家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威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土壤退化和灾害性气候造成的农业减产严重威胁地区粮食安全。
Nature:气溶胶对气候作用力的影响
明确气溶胶对云反照率的影响(实质上是它们对气候的作用力效应)是现代气候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 人们经常默认:持续的高不确定性主要与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排放有关。换句话说,如果人类的影响能够被更好地了解,总体效应也就会被更好地了解。 现在Ken Carslaw及同事发表了代表对可能会影响云亮度的气溶胶和前体气体排放以及其他因素的28个参数所做的一项分析。
Appl Geography:刘彦随等证实水稻田扩展对气候变暖有响应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SCI期刊Applied Geography刊登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的研究成果“Climate warming and land use chan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学术界日渐认同气候变暖并导致农业生产的适宜范围扩大的观点。
气候变化致撒哈拉沙漠大量树木死亡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最新研究称,人类行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非洲南部撒哈拉沙漠的大量树种死亡。 该项研究是基于1954年以来的航拍记录,卫星地图显示,截至目前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萨赫勒地区因气候变化而死亡的树木已超过1500棵。 20世纪后,赫勒地区的降雨量下降了20%至30%,是全球干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54年至2002年期间,该地区的树木减少了六分之一。
Biol.Invasions:气候变化影响植物入侵性
人工气候室控制实验 当前,生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侵生态学尤其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相结合,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杂志Biological Invasions 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入侵生态学组最新研究论文"Innate and evolutionarily increased advantages of invasive Eupatorium a
气候变暖致北欧湿地野生禽类迁徙模式改变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欧湿地的野鸭、天鹅等水禽正逐渐改变它们的迁移模式。 研究人员对1979年以来常见鸟禽的迁移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相比30年前,15种湿地野生动物中有6种迁移时间都在向后推迟,包括灰雁、凤头潜鸭等。有的野生动物甚至延后了1个月。而在英国,随着一些湿地动物数量的减少,其飞行历程也大不如以前。
Functional Ecology:不同热起源的植物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与叶片氮分配格局和代谢过程有关
森林植物叶片对碳的吸收与释放在全球大气组成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气组成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地球表明温度。各种气候模型一直在试图调整方法以准确计算叶片碳交换在植被-气候模型中的贡献,而准确计算叶片碳交换的关键之处在于确定来自不同热生境(如热带和温带生态系统)的植物表现出的以碳交换为主的一系列叶片属性是否具有本质差异。
:栎属叶性状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研究植物性状对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演化的历史还可为研究植物演化的机制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化石作为过去生命的直接证据,是研究植物演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把钥匙。
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美国首份气候行动计划
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公布了美国第一份全国气候行动计划,其核心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发电厂的碳排放,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 一些环保组织发表声明,认为奥巴马向全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但也有部分环保组织说,奥巴马政府承诺的行动“远远不足”,尽管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但需更大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