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肽标签筛选小分子文库,有望加速药物发现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肽而不是DNA片段来标记小分子可以加速药物发现过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3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
Nature Nanotechnology:樊春海、左小磊团队基于框架核酸生物传感的多维分子分型研究取得进展
针对这一挑战性问题,研究团队基于框架核酸的可编程特性发展了类原子精度的信号报告体系(PAN reporter)(图1),可将多维度生物标志物分子结合事件进行信号转化与统一
洪佳旭/程义云合作开发新型全小分子水凝胶,治疗眼角膜病毒感染
该研究开发了由更昔洛韦(GCV)、2′-脱氧鸟苷(dG)和钾离子(K+)共组装而成的超分子水凝胶——dG/GCV水凝胶(DG胶),在原发性和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模型中广泛验证了其抗HSV-
核酸药物新方向:核酸药物和小分子药物在联合应用
癌症是一种恶性遗传病,其需要多个突变。它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因素,在全世界发病率不断上升,根据2022年发布的全球科学报告,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亡,相当于纽约的全部人口。
Nature 子刊:上海交大左小磊团队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分子分类器,实现前列腺癌精准诊断
该研究发现,该信号报告体系,可在单分子、单颗粒水平实现对荧光分子、酶分子以及纳米颗粒等多种信号报告基团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实现了包括microRNA、mRNA、蛋白以及小分子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信号转化。
Nat Nanotechnol | 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
研究揭示小分子促进线粒体融合并修补线粒体损伤的新机制
粉花绣线菊复合群包含七个变种,为我国特有。在早期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团队开展了其特征性二萜及二萜生物碱的生物功能挖掘,相继揭示了部分化学成分可促进线粒体融合
深圳先进院严飞团队通过超声分子成像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评估肿瘤转移潜力
为了实现对肿瘤EMT变化的在体检测,研究团队对处在不同EMT状态的早期荷瘤小鼠和晚期荷瘤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了E-cad-GVs/N-cad-GVs超声分子探针,并对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检测。
Cell Stem Cell:小分子药物rebecsinib或能逆转ADAR1所诱导的癌症干细胞克隆能力
一种名为rebecsinib的晚期临床前小分子抑制剂或能通过一种名为ADAR1 p150的炎症诱导蛋白异构体来逆转恶性超级编辑作用。
ACS Nano:开发纳米探针用于脑胶质瘤的成像与治疗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高浸润性、高转移性的肿瘤,因其预后差、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挑战,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脑肿瘤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已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脑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