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I: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神经衍生物染色体1q基因组不稳定

人胚胎干细胞系VUB03-DM1产生的神经衍生物特征。 能够产生任何胎儿或成体细胞类型的人干细胞也被称作多能性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人们希望这些细胞---它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ESCs)---能够被用于产生具有治疗用途的细胞群体。

2012-11-18

Zoo.Biol:染色体多态性可用于区分树懒物种

圣地亚哥动物园全球保护研究所(San Diego Zoo Global's Institute of Conservation Research)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方法以用于区分这些隐居生活的树懒物种。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份的《动物园生物学》(Zoo Biology)期刊上。 物种鉴别是动物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区分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和标记出每一个物种的特征。

2012-11-18

JCI:19号染色体基因突变可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近日,由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临床调查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文章称,位于19号染色体上reticulon 2基因突变,会导致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

2012-02-10

Genet:胚胎发育中染色质修饰特异性组合决定增强子活性

称作染色质修饰化学标记(绿色)激活称作远程控制器的增强子(黄色),将一个基因(红色)开启或关闭。图片来自 EMBL/P. Riedinger。 当胚胎发育时,不同细胞中不同基因被打开以便形成肌肉、神经元和身体其他部分。在每个细胞的细胞核内部,称作增强子的基因序列发挥着类似远程控制器(remote control)的作用,打开和关闭基因。

2012-02-10

Genet:首次揭示信号传导分子JNK直接调控染色

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中心(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FMI)的研究人员与来自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 Zurich)生物系统科学和工程部门的同事一起合作开展研究,描述了信号传导分子(signaling molecule)JNK如何直接修饰组蛋白从而改变基因转录。

2012-11-18

Investigative Genetics:从Y染色体解析东亚人群历史

东亚是亚洲的一部分,面积广阔、风光旖旎。东亚有着占世界22%的人口,主要分为四种体质类型:新石器时代东亚人,即蒙古人种;旧石器时代大洋洲人,即澳大利亚人种;旧石器时代东南亚人,即尼格利陀人种;还有欧洲人即高加索人种。东亚有阿尔泰、南亚、南岛、侗傣、苗瑶、汉藏和印欧等七个语系的200多种语言。这使得东亚成为世界上研究人类进化、遗传多样性和基因与文化相互作用的最重要区域之一。

2013-06-17

Nature:基因组和染色质扰动的检测

当DNA发生双链断裂时,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激酶便被激发。“乙酰转移酶” KAT5 向被修饰的组蛋白标记物H3K9me3上的结合通过使该激酶乙酰化来促进ATM激发。

2013-06-17

Nature:姐妹染色单体在干细胞分裂中的命运

在用一种具有单染色体分辨率的CO-FISH方法所进行的实验中,Yukiko Yamashita 和 Swathi Yadlapalli发现,性染色体(而不是常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果蝇雄性生殖细胞 (GSCs) 的非对称细胞分裂过程中是被非随机分离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GSC过度增殖过程中和在“去分化的”GSCs中被随机化。

2013-06-17

Cell:揭示维持染色体稳定的分子“尼龙扣”

2013年6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功能性地解剖分子过程从而解释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研究者揭示了三种蛋白质如何在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上进行反应来产生一种强大的蛋白支架来维持端粒的平衡。

2013-06-07

Genome Biol:染色体异常模式:癌症的关键?

健康的基因组以23对染色体为特征,甚至这个结构上一个小变化--如单一染色体额外拷贝--能导致严重的体格缺陷。所以,一点也不奇怪,染色体结构在谈到癌症时往往是一个促进因素,特拉维夫大学(TAU)计算机科学布拉瓦尼克学院的Ron Shamir教授说。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