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行云学院】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部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

近十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由原来的单纯手术切除发展为采用多学科的个体化序列治疗的方法:原发灶冷冻治疗→术前辅助化疗→选择性颈清术±原发灶切除→生物治疗→康复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由单纯手术治疗的0提高到30.3%。

2015-03-26

Nature:科学家提出头颈治疗新思路

目前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HNSCC)是美国最为普遍的10种癌症之一,尽管其非常流行,但研究人员对其的发病及扩散的机制却是知之甚少,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为揭示头颈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2015-02-06

Cancer Prev Res:抗酸药物延长头颈患者生存期

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服用抗酸药物来控制胃酸反流的头颈癌患者往往具有较好的总生存期,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上。

2014-12-04

剧烈疼痛可能预示头颈

2014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发现,剧烈疼痛的预治疗是头颈癌病人生存率的一种独立预测指标,最新的研究发表在《疼痛》杂志上,这是美国疼痛协会的同行评议的出版物。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评估疼

2014-10-29

警惕:糖尿病增加头颈部风险

根据在JAMA Otolaryngology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糖尿病患者患头颈部癌(HNC)的风险比无糖尿病高出近50%,而40岁到65岁的糖尿病患者这一风险相对更高。 台湾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Kuo-Shu Tseng博士等和

2014-07-28

Cancer:预示头颈部患者生存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来自Florida campus of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标记,或能预示头颈部癌症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结果。

2014-04-03

Cancer:肿瘤遗传异质性预测头颈部癌症结果

2013年5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5月20日刊登在Cancer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和马萨诸塞州眼、耳科医院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措施来更好的预测头颈部癌症患者的生存结果。这种测量肿瘤细胞异质性的新措施,能预测头颈部癌症患者的治疗结果。 麻省总医院癌症研究中心Edmund Mroz博士说:研究结果将最终允许个别病人根据他们肿瘤特点开展更匹配的治疗。

2013-05-21

:杨慕华研究组发现头颈扩散抑制因子

杨慕华研究团队,左起:临医所博士生杨文豪、杨慕华与研究助理蓝欣怡 台湾阳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杨慕及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头颈癌临床医学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发现头颈癌局部侵犯的关键“Twist1”蛋白,并发现抑制“RAC1”蛋白可作为头颈癌治疗的新标的。相关研究成果3月1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

2012-11-18

PLoS ONE:药物联合治疗头颈部癌症

2012年10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澳大利亚医学研究所(WAIMR)研究人员在改进头颈部癌症治疗工作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内容已经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研究由教授Peter Leedman领导完成,科研人员进行了体外研究探索出一个微小RNA分子,miR-7和厄洛替尼之间存在潜在协同效应,厄洛替尼时目前用于治疗头颈部癌症的药物。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