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新大豆病菌抗性基因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普渡大学研究人员最近鉴定了大豆基因组中的两个新基因,这两个基因对导致大豆疫霉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土传病菌具有高抗性。由Ma Jianxin和Teresa Hughes领导的科学团队的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培育更具大豆疫霉菌抗性的大豆新品种。普渡大学的此项研究已在《理论与应用遗传学》在线发表,并将发表于杂志9月份的印刷版。
"1008株大豆基因组测序项目"促进大豆遗传研究及育种应用
2012年1月17日,华大基因(BGI)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国家大豆生物技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Biotec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展1008株大豆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实现规模化挖掘优良基因,深入了解大豆的遗传特性,辅助分子育种,从而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的进程。
J AGR FOOD CHEM:大豆温水浸泡可自然释放出关键抗癌物
据《科学日报》2012年5月9日报道,在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刊出一篇研究,该研究指出温水浸泡大豆可能成为生产抗癌物质的一个新的"绿色"来源,因为抗癌物质通常是在一种复杂且费时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Cell Host & Microbe:秀丽隐杆线虫识别外毒素A来抵御绿脓杆菌的感染
近日,Cell旗下著名杂志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刊登了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Host Translational Inhibitio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 Triggers an Immune Respons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文章中...
PNAS:植物用粘性地下叶片捕捉并消化线虫
近日,PNAS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Underground leaves of Philcoxia trap and digest nematodes"说,一种巴西植物使用它的粘性地下叶片捕捉并消化线虫。 RafaelSilvaOliveira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种假说,即Philcoxiaminensis这种植物可能是食肉的,因为它的形态和习性类似于其他食肉植物。
PLoS ONE:线虫EIF-3.K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对后生动物的发育及体内平衡至关重要,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激活。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细胞死亡核心调节因子EGL-1(是一种含有BH3结构域的蛋白)、CED-9 (Bcl-2)及CED-4 (Apaf-1)作用在一个抑制性级联反应来激活CED-3 caspase。
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91.8%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根据咨询公司Céleres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3/14种植季,巴西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为2740万公顷,占总大豆种植面积2986万公顷的91.8%,与上一个种植季相比,上升了11%。
Neurosci:日研究发现促神经再生线虫蛋白质
3月4,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松本邦弘和同事在英国期刊《自然—神经学》(Nature Neuroscience)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研究了线虫体内约1.5万个蛋白质,发现在神经细胞外部诱导这种细胞增殖的分泌蛋白和位于神经细胞膜内的受体蛋白,在轴突再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帮助轴突再生。 线虫的神经细胞凸起物——神经轴突在意外断裂后,会有少数轴突神奇地复合再生。
Nat Com:徐涛等发现新的神经分子回路影响线虫抉择行为
Flip-Flop回路调节线虫行为示意图。(a) 相互拮抗的感觉信号输入调节进食行为的回路示意图,实线表示神经元之间直接连接,虚线表示间接连接。(b) 感觉信号调节进食的回路与Flip-Flop电路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