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消化链球菌促进大肠癌发病机制
微生物对癌症发病的影响这一问题最早开始于研究者们发现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的影响。而下一代测序技术则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了解许多无法体外培养的细菌对癌症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在大肠癌患者体内有大量梭菌属以及卟啉菌属的细菌。而最近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中国境内大肠癌患者群体中有大量消化链球菌属的细菌的富集。之后,他们发现这些细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肠癌患者中也存在。
理性改造二醇脱水酶使大肠杆菌利用木糖产1,4-丁二醇,减少1,2,4-丁三醇副产物的积累
2017年2月13日,代谢工程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Rational Engineering of Diol Dehydratase Enables 1,4-Butanediol Biosynthesis From Xylose》的研究成果,研究通过理性蛋白质工程改造二醇脱水酶(Diol Dehydratase
Science:大肠杆菌毒性因子分泌调节机制
虽然大部分大肠杆菌都属于共生菌,但仍有一些还是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升,其中包括EPEC以及EHEC。它们均拥有一种叫做T3SS(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的系统,能够分泌毒性因子进入宿主细胞中引发免疫反应。
ACS Cent Sci 大肠杆菌又立下新功劳:可用于检测内分泌干扰物
研究已经表明内分泌干扰物(EDCs)与肥胖、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研究人员发现包括杀虫剂、塑料及药物等的一系列产品中均含有EDCs。EDCs在低浓度时就有毒副作用,甚至有研究发现游泳池中毫克级别的EDCs都对身体有伤害。现在,研究人员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文章宣布他们可以使用工程化大肠杆菌快速检测出环境中极低浓度的EDCs。
利用掺有糖的试纸条高效杀死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
不夸张地说,掺有糖的试纸条可能是迄今为止杀死污水中大肠杆菌的最甜溶液。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员Sushanta Mitra教授说,这种“DipTreat”发现将是开发新一代廉价的给加拿大和全世界带来人类健康益处的便携式水处理设备的关键。
探讨结直肠癌一站式分子检测应用——泛生子专场卫星会亮相第十三届全国大肠癌学术大会
2016年10月28日-3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肠癌学术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期间,泛生子于10月29日举办"结直肠癌精准筛查与分子诊疗"专场卫星会,携手大肠癌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结直肠癌遗传筛查与精准医疗的最新进展、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预防与诊疗领域中的应用。
重新设计大肠杆菌遗传密码获成功
重新设计细菌微生物基因组具有深远意义。美国哈佛医学院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在19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成功改变了大肠杆菌细胞内3.8%的碱基对,使之具有不同的功能。据科学美国人网站报道,研究人员用能产
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生产重要工业产品,主要包括聚羟基脂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通过全调控实现微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酵母)抗性的提高及表达代谢能力的提高。研究微生物代谢的机理。
1.通过代谢途径的建立和改造实现生物基化学品及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合成。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生产重要工业产品,主要包括聚羟基脂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 2.通过改造微生物表达系统来生产糖基
PNAS:生长激素促进大肠肿瘤生长
由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够与细胞表面的生长素受体结合,今儿引起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的分泌以及发挥其它的功能。而局部产生的生长素则主要表达于一些非垂体组织,比如大肠,前列腺以及乳腺等等,他们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的形式发挥功能。除此之外,胞内的生长素分子也能够与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