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lin Cancer Res:一种利用外周血筛检大肠癌的新法或面世

近年来,随着生物芯片技术和血液标本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已成为大肠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期,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完成了对外周血18个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分子标记物检测的灵敏度显著优于传统的FOBT方法。该研究已发表于《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

2013-06-21

PNAS:大肠杆菌能将植物变为生物柴油

11月15日,据《每日邮报》网站报道题:大多数糖变为生物柴油?肠胃中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在将植物变为无限的生物燃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生物柴油常被誉为可能减轻我们依赖矿物燃料的解决之道。 用植物或用过的烹调油制成的生物柴油较为浓稠,化学性质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矿物燃料相似,因此,易于在大型引擎中使用。 火车、汽车甚至飞机已经在使用这种燃料。

2012-11-18

PNAS:外排泵相关蛋白或影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2012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贝塞斯达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外排泵AcrB相关的小分子蛋白可以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2012-10-15

大肠杆菌可能是植物转化生物柴油的关键

生物柴油一直被誉为是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可能的解决办法。最近通过大肠杆菌进行的试验已经暗示,这种细菌可能是把植物成功转变成生物柴油的关键。 目前大部分采用生物柴油的车辆使用的都是经过再加工的食用油,这种原材料非常昂贵,而且也很稀缺,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如果生物柴油想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真正影响,它就必须直接起源于植物。

2011-12-02

Nat Rev Micro:T4噬菌体抵抗大肠杆菌毒素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评论杂志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Phage biology: T4 to TA, checkmate”,文章中,评论者针对近日的一项关于T4噬菌体的研究报告进行了相关精彩的评论。 噬菌体与其细菌猎物之间的进化相互作用可以被看做是一场“国际象棋比赛”,即每一方的进化都是为了抵消对手的最后一步。

2012-11-18

PLoS Biology:大肠杆菌有两套细胞死亡系统

3月6日,PLoS Biology发表了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描述了在细菌中一种与更高等生物凋亡类似的新的细胞死亡途径。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新的类凋亡死亡(apoptotic-like death, ALD)通过mazEF毒素-抗毒素系统的调节而受到另外一种非凋亡的程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的抑制。

2012-11-18

mBio:利用肠道中微生物预测大肠癌风险

2013年11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mBio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将结肠癌小鼠肠道内的细菌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后,无菌小鼠更容易患结肠癌。这项研究工作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为它表明某些肠道中微生物成分或许也是诱发大肠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密歇根大学Joseph Zackular说:我们知道,人体肠道内有许多不同的微生物群落。

2013-11-06

PLoS One:研究揭示大肠杆菌感染人类新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ying Mechanisms by Which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Subverts Interferon-γ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1 Activation,”,文章中...

2012-11-18

JAMA:研究表明抗菌素治疗急性鼻窦炎没有帮助

2月1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与那些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相比,用抗菌素阿莫西林治疗急性无并发症的鼻窦炎(鼻腔与鼻窦的炎症)不会使症状出现显著的不同。人们常常用抗菌素来治疗这种疾病,虽然支持其治疗有效性的证据有限。急性鼻窦炎是一种与显著的病态、工作时间的丧失及治疗成本增加有关的常见疾病。

2012-11-18

Nature:揭示大肠癌综合性分子特性

7月18日,Nature杂志以开放文章的形式在线报道,众多科学家联手对结直肠癌的分子特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为研究大肠癌的体细胞改变,研究者对276个肿瘤样本的外显子组序列,DNA拷贝数,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信使RNA和microRNA表达进行了基因组规模的分析。 这些样本中的一部分(97例)低深度覆盖全基因组测序。

2012-11-18